寧親高堂舜井西,欲辭東合思依依
出自宋代魏野《送陳越之河中寧觀》:
寧親高堂舜井西,欲辭東合思依依。
三臺筵上飛觴送,五老峰前負(fù)米歸。
莫嘆貴無蘇子印,且憐榮有老萊衣。
舊書達少應(yīng)投杼,新集鐫多肯斷機。
紅葉村坊臨水迥,黃花岐路入山微。
重陽雖近難留住,把酒登高會又違。
注釋參考
寧親
(1).使父母安寧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孝至序》:“孝莫大於寧親,寧親莫大於寧神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宋文帝元后哀策文》:“欽若皇姑,允迪前徽。孝達寧親,敬行宗祀?!?宋 陸游 《謝赦表》:“一日三朝,雖極寧親之大養(yǎng);四方萬里,尚憂庶獄之無辜?!?/p>
(2).省親。 唐 李白 《送王孝廉覲省》詩:“寧親候海色,欲動孝廉船?!?宋 張孝祥 《多麗》詞:“去國雖遙,寧親漸近,數(shù)峰青處是吾州?!?/p>
高堂
(1) [hall with high ceiling]∶高大的廳堂
開戶內(nèi)光,坐高堂之上。——《論衡·別通》
觀其坐高堂。——明· 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(2) [one's parents]∶指父母
委別高堂愛,窺覦明主恩。——唐· 陳子昂《宿空舲峽青樹村浦》
搶劍辭高堂。——李白《送秀才從軍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高大的廳堂,大堂?!冻o·招魂》:“高堂邃宇,檻層軒些?!?王逸 注:“言所造之室,其堂高顯。”《后漢書·馬融傳》:“常坐高堂,施絳紗帳,前授生徒,后列女樂?!?唐 鄭鏦 《邯鄲俠少年》詩:“執(zhí)事非無膽,高堂念有親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雜詩》之五:“鶴鳴引雙雛,欲集高堂下?!?/p>
(2).借指華屋。 漢 桓譚 《新論·琴道》:“居則廣廈高堂,連闥洞房。”
(3).借指朝廷。語本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人主之尊譬如堂,羣臣如陛,眾庶如地。故陛九級上,廉遠(yuǎn)地,則堂高。” 唐 李白 《萬憤詞投魏郎中》:“戀高堂而掩泣,淚血地而成泥?!?/p>
(4).指父母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送黎六郎赴陽翟少府》詩:“秪應(yīng)傳善政,日夕慰高堂?!?明 夏完淳 《寄后張》詩:“汝為高堂不得來,我為高堂不得行?!?續(xù)范亭 《五百字詩》:“人人齊稱讚,早早交公糧,可以悅妻子,可以奉高堂。”
(5).高敞?!段簳ざ鱾唫鳌ぺw脩》:“是年,又為 脩 廣增宅,多所并兼,洞門高堂,房廡周博,崇麗擬於諸王。”
(6).復(fù)姓。 秦 有 高堂生 。見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。
東合
東向的小門?!稘h書.公孫弘傳》:"弘自見為舉首,起徒步,數(shù)年至宰相封侯,于是起客館,開東合以延賢人。"王先謙補注引姚鼐曰:"此合是小門,不以賢者為吏屬,別開門延之。"《后漢書.周黃徐等傳序》:"東平王蒼為驃騎將軍,開東合延賢俊。"后因以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之所。
依依
依依 (yīyī) 形容樹枝柔弱,隨風(fēng)搖擺 supple twigs and tender leaves 楊柳依依 戀戀不舍的樣子 be reluclant to part;feel regret at parting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尚依依旁汝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 依稀;隱約 dimly 依依墟里煙魏野名句,送陳越之河中寧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