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同曼叔游高陽山》:
久聞高陽勝,近在汝州側(cè)。
跂予三年望,我愿今卒獲。
煙云函兩山,臺(tái)殿開半壁。
解鞍高林下,仰視怯登陟。
蒼松盤老枝,矯矯入檐隙。
微風(fēng)韻其上,落耳寒惻惻。
枇杷兩高樹,中國所未識(shí)。
葉間青實(shí)駢,大與蜀土敵。
我來暮暮后,花草已狼籍。
不見躑躅紅,西巖向人碧。
出門步榛薈,微逕不可索。
援籬下幽澗,剝蘚題蒼石。
鳥啼無定音,虎斗有遺跡。
石臺(tái)平挺挺,野竹瘦歷歷。
主人尉下邑,奔走困符檄。
喜我蕭散人,幽奇共搜剔。
息陰時(shí)一憩,貪勝還自力。
歸時(shí)山氣冷,草露濕游屐。
舉手謝峰巒,高秋復(fù)來覿。
注釋參考
解鞍
解下馬鞍。表示停駐。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 廣 令諸騎曰:‘前!’前未到 匈奴 陳二里所,止,令曰:‘皆下馬解鞍!’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秋胡詩》之三:“嚴(yán)駕越風(fēng)寒,解鞍犯霜露?!?唐 虞世南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輕騎猶銜勒,疑兵尚解鞍。” 宋 姜夔 《揚(yáng)州慢》詞:“ 淮 左名都, 竹西 佳處,解鞍少駐初程。”
林下
林下 (línxià) 幽僻之境,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retirement 獨(dú)此林下意,杳無區(qū)中緣。——李白《安陸寄劉綰》仰視
仰視 (yǎngshì) 仰頭向上看 look up at登陟
(1).登上。 晉 孫綽 《游天臺(tái)山賦》序:“舉世罕能登陟,王者莫由禋祀,故事絶於常篇,名標(biāo)於奇紀(jì)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廬江水》:“下有磐石,可坐數(shù)十人,冠軍將軍 劉敬宣 每登陟焉?!?唐 賈島 《易州登龍興寺樓望郡北高峰》詩:“何時(shí)一登陟,萬物皆下顧。” 清 管同 《馀霞閣記》:“ 盋山 與 四松 ,各擅一美,不可兼并。自 餘霞之閣 成,而登陟憩息者,始兩得而無遺憾?!?/p>
(2).升天。指死。 章炳麟 《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秋瑾哀辭》:“亦有 馬君 ,就涂未極,詗吏旁布,斷頭登陟?!?/p>
韓維名句,同曼叔游高陽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音律石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