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鴻漸《句》:
出自唐代杜鴻漸《句》,該句一般未成詩或是殘句。
注釋參考
常愿
平素的志愿?!逗鬂h書·左雄傳》:“今阿母躬蹈約儉,以身率下,羣僚蒸庶,莫不向風(fēng),而與 王圣 并同爵號,懼違本操,失其常愿?!?/p>
禪理
佛學(xué)之義理?!杜f唐書·杜鴻漸傳》:“常愿追禪理,安能挹化源?!?唐 劉禹錫 《澈上人文集紀》:“﹝上人﹞以文章接才子,以禪理説高人,風(fēng)儀甚雅,談笑多味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三:“ 史梧岡 進士,名 震林 ,湛深禪理,半世長齋,知余不喜佛,而愛與余談,以為頗得佛家奧旨。”
安能
安能 (ān néng)豈能、怎能。
文選.嵇康.與山巨源絕交書:「安能舍其所樂,而從其所懼哉?!?文選.鮑照.還都道中作:「未嘗違戶庭,安能千里遊。」化源
(1).教化的本源。 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五》:“昭室化源,發(fā)揚大號?!?唐 李翱 《再請停率修寺觀錢狀》:“其論釋氏之害於人者,尚列為高等,冀感悟圣明,豈不欲發(fā)明化源,抑絶小道。”《舊唐書·李絳傳》:“陛下思廣天聰,親覽國史,垂意精頤,鑒於化源,實天下幸甚?!?/p>
(2).指掌教化之位?!杜f唐書·李渤傳》:“若言不行,計不從,順奉身速退,不宜尸素於化源。”
(3).中醫(yī)學(xué)指六氣的生化之源?!夺t(yī)宗金鑒·張仲景<傷寒論·太陽病中>》“炙甘草湯方”集解引 張璐 曰:“津液枯槁之人,宜預(yù)防二便秘濇之虞,麥冬、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?!薄夺t(yī)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·大人口破》“大人口破分虛實”注:“如口瘡乾黃硬作渴者,宜服加減八味丸,以滋化源,俱禁水漱?!?/p>
杜鴻漸名句,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