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贈方童子》:
我年五十九,門弧子垂左。
我今年七十,見子雙髻鬌。
腹僅椰子大,貯書一何夥。
疾讀建瓴水,響應(yīng)炙車輠。
光怪蟠肺腸,不啻珠萬顆。
小松三尺許,千丈氣磊砢。
近笑韓氏子,瑟僩了細(xì)瑣。
遠(yuǎn)笑陶翁兒,但解覓梨果。
我年如子時,記誦亦云頗。
舉苕乃遺帚,一懶萬里墮。
愿子于心田,及時勇耕播。
秋成斂精鑿,糠秕勤篩簸。
子之名曰燧,此語本宰我。
舍舊新是圖,學(xué)問甚改火。
字之曰又新,進(jìn)業(yè)幸勿惰。
譬如萬里途,幸已餱糧裹。
一旦輟于行,駿馬同鱉跛。
近世文字繁,動輒百篋鎖。
誰能發(fā)蠹魚,丹鉛拂埃堁。
手之而口之,五夜孤燈坐。
林下時思之,解衣盤薄臝。
六經(jīng)四書外,一一與探揣。
鵬鯨大胾嘬,余子或螟蠃。
又新有如此,名世豈不可。
江之水湯湯,念子駕歸舸。
溯源尋紫陽,子其正帆柁。
注釋參考
學(xué)問
學(xué)問 (xuéwen) learning;knowledge;scholarship 系統(tǒng)知識 泛指知識改火
古代鉆木取火,四季換用不同木材,稱為“改火”,又稱改木。亦用以比喻時節(jié)改易?!墩撜Z·陽貨》:“舊穀既沒,新穀既升,鉆燧改火,期可已矣?!?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:“《周書·月令》有更火之文。春取榆柳之火,夏取棗杏之火,季夏取桑柘之火,秋取柞楢之火,冬取槐檀之火。一年之中,鉆火各異木,故曰改火也?!?劉寶楠 正義引 徐颋 《改火解》:“改火之典,昉於上古,行於三代,迄於 漢 ,廢於 魏 晉 以后,復(fù)於 隋 而仍廢……蓋四時之火,各有所宜,若春用榆柳,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,人易以生疾,故須改火以去茲毒,即是以救疾也?!?唐 史延 《清明日賜百僚新火》詩:“九天初改火,萬井屬良辰?!?宋 司馬光 《晉陽三月未有春色》詩:“清明空改火,元巳漫浮觴?!?/p>
方回名句,贈方童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