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郎碑好猶名愧,吏部銘高未免諛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仲晦昆仲求近稿戲答二首》:
辛苦搜揚(yáng)更撚須,適資談?wù)咧歌﹁ぁ?br>中郎碑好猶名愧,吏部銘高未免諛。
馀忿燕泥能道否,遺言鶴唳可聞乎。
從今一字休思索,千古文人一律愚。
注釋參考
中郎
(1).官名。 秦 置, 漢 沿用。擔(dān)任宮中護(hù)衛(wèi)、侍從。屬郎中令。分五官、左、右三中郎署。各署長官稱中郎將,省稱中郎。 漢 蘇武 、 蔡邕 曾任中郎將,后世均以中郎稱之。 唐 杜甫 《送顧八分文學(xué)適洪吉州》詩:“ 中郎 石經(jīng)后, 八分 蓋憔悴。” 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·十和林卿得女》詞:“ 中郎 傳業(yè), 蔡琰 詞章?!贝酥?蔡邕 。 元 張翥 《上京秋日》詩:“ 中郎 節(jié)在仍歸 漢 ,校尉城空罷護(hù) 羌 。”此指 蘇武 。
(2).次子。 元 成廷珪 《戚戚行》:“大郎荷鍤北開河,中郎買刀南討賊?!?/p>
吏部
吏部 (lìbù)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。主管吏的任免、考課、升降、調(diào)動(dòng)等事務(wù)。長官為吏部尚書。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時(shí)韓愈吏部權(quán) 京兆。—— 宋·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 吏部擬用左通政?!濉?張廷玉《明史》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未免
未免 (wèimiǎn) 實(shí)在是,不能不說是 rather;be a bit too;really 你的發(fā)言未免長了些 不免 would naturally 初次見面,未免有些拘束劉克莊名句,仲晦昆仲求近稿戲答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風(fēng)掠原野,電尾梢澗谷作者:蘇軾作品:王晉卿示詩欲奪海石錢穆父王仲至蔣穎叔皆次
- 古郡三刀夜,春橋萬里心。作者:盧綸作品: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
- 太平多扈從,文物有光輝作者:宋之問作品:駕出長安(一作王昌齡詩)
- 共結(jié)池中根,不厭池中泥。
- 愿言績學(xué)子,共惜此日光作者:楊時(shí)作品:此日不再得示同學(xué)
- 歸來閭里問高年,此日惟公五福全作者:吳芾作品:挽應(yīng)偉節(jié)尊人
- 應(yīng)記前秋會(huì)吟處,五更猶在老松根。
- 黃宮捧出神丹
- 眼如隔羅轂,耳僅聞鐘鼓作者:滕岑作品: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
- 自嘆管君今老禿,更悲龐叟不團(tuán)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