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昔同游止,致身云霞末。
出自唐朝王維《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》
解薜登天朝,去師偶時哲。豈惟山中人,兼負松上月。
宿昔同游止,致身云霞末。開軒臨潁陽,臥視飛鳥沒。
好依盤石飯,屢對瀑泉渴。理齊小狎隱,道勝寧外物。
舍弟官崇高,宗兄此削發(fā)。荊扉但灑掃,乘閑當過歇。
注釋參考
宿昔
宿昔 (sùxī) 從前;往常 in the past 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發(fā)年?!啤?張九齡《照鏡見白發(fā)》 指很短的時間 in a short period 宿昔而死 一向;向來 usually游止
猶游憩。 南朝 梁 蕭子范 《冠子箴》:“務簡朋匹,田蘇游止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僧伽羅國》:“其子於后逐師子父,登山踰嶺,察其游止,可以逃難?!?宋 歐陽修 《峴山亭記》:“山故有亭,世傳以為 叔子 之所游止也?!?/p>
致身
《論語·學而》:“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與朋友交言而有信?!痹^獻身。后用作出仕之典。 唐 杜甫 《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》之七:“ 長安 卿相多少年,富貴應須致身早?!?/p>
云霞
云霞 (yúnxiá) 彩云和彩霞 rosy clouds 云霞明滅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王維名句,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