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秋晚雜書三十首》:
道自漢魏降,裂為文與詩。
工詩或拙文,文高詩或卑。
香甌假山序,不妨自一奇。
鰣橘多骨核,乃至肆詆訾。
恭惟陳無己,此事獨兼之。
五七掩杜集,千百臻秦碑。
四海紫陽翁,歸美豈其私。
所以此虛叟,取為晚節(jié)師。
注釋參考
恭惟
見“ 恭維 ”。
無己
(1).猶無我。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至人無己,神人無功,圣人無名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逸民》:“太上無己,其次無名。”
(2).不固執(zhí)己見。 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書》:“無己,故學(xué)莫先於克己?!?/p>
兼之
兼之 (jiānzhī) 表示進(jìn)一步的原因或條件,加以 furthermore;ad besides;moreover;in addition 他刻苦用功,兼之有人指導(dǎo),所以進(jìn)步很快方回名句,秋晚雜書三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