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公溯《丙戌元夕》:
刺史敢云樂,今非耆舊初。
香醪秋露薄,膏火曉星疏。
豈止君不足,誰能財(cái)有余。
近聞寬賦斂,明詔議虧除。
注釋參考
近聞
近聞 (jìnwén) 最近若干年來的逸聞逸事 recent years’ anecdotes賦斂
(1).田賦;稅收?!蹲髠鳌こ晒四辍罚骸氨≠x斂,宥罪戾?!?唐 柳宗元 《捕蛇者說》:“孰知賦斂之毒,有甚是蛇者乎!” 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(jié):“土地得到開辟,賦斂數(shù)量增加,政治經(jīng)濟(jì)有一番新氣象?!?/p>
(2).征收賦稅?!妒酚洝せ袀鳌罚骸?鄴 三老、廷掾常歲賦斂百姓,收取其錢得數(shù)百萬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何處難忘酒》詩之一:“賦斂中原困,干戈四海愁。” 清 鄒容 《革命軍》第六章:“濫用名器,致貴賤貧富之格,大相懸殊,既失保民之道,而又賦斂無度。”
明詔
(1).英明的詔示?!妒酚洝ぬK秦列傳》:“臣請令 山 東之國奉四時(shí)之獻(xiàn),以承大王之明詔。” 宋 曾鞏 《進(jìn)太祖皇帝總序狀》:“如賜裁定,使臣獲受成法,更去紕繆,存其可采,繫於《太祖本紀(jì)》篇末,以為國史書首,以稱明詔萬分之一,臣不勝大愿?!?劉半農(nóng) 《歐洲花園》:“但汝既思?xì)w甚切,汝民又念汝勿舍,亦終有歸期耳。汝其靜俟上帝之明詔?!?/p>
(2).公開宣示。 清 龔自珍 《病梅館記》:“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,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?!?/p>
虧除
減免?!稘h書·何武傳》:“﹝ 武 ﹞所舉奏二千石長史必先露章,服罪者為虧除,免之而已;不服,極法奏之,抵罪或至死?!?顏師古 注:“虧,減也。減其狀,直令免去也?!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昂閭鳌罚骸?劉子璜 奉使踰時(shí),辭不獲命,畏威懷親,以詐求歸,可謂有志忠孝,無損霸道者也;然輒僵斃麾下,不蒙虧除?!?宋 司馬光 《戶部侍郎周公神道碑》:“所部屬有罪,先以好言諭之,不變,乃稍責(zé)之。懼自改者,蓋十七八,茍尚不變,乃案致于法,猶為虧除,不盡繩也。”
晁公溯名句,丙戌元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