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璣《上葉侍郎十二韻》:
侍從西湖宅,安閑近水心。
門開春郭靜,橋度野池深。
山翠連龍起,云樓學(xué)虎臨。
芙蓉通遠(yuǎn)者,槐柳步回陰。
盛業(yè)時(shí)宗匠,斯文并古今。
典謨存大雅,金石振馀音。
疇昔留藩管,江淮擁帶襟。
雍容平宇宙,瀟灑在園林。
玉富難淵測,仙癯鶴可召。
步趨垂雜組,言笑響鳴琴。
補(bǔ)袞心無替,彈冠跡未覺。
于今幽興極,正可辯清吟。
注釋參考
典謨
(1).《尚書》中《堯典》、《舜典》、和《大禹謨》、《皋陶謨》等篇的并稱。《書序》:“典謨訓(xùn)誥誓命之文凡百篇,所以恢弘至道,示人主以軌范也?!薄稘h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典謨之篇,雅頌之聲,不溫純深潤,則不足以揚(yáng)鴻烈而章緝熙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序列》:“竊以《書》列典謨,《詩》含比興,若不先敘其意,難以曲得其情?!?/p>
(2).指經(jīng)典;法言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裴度還帶》第一折:“正人倫,傳道統(tǒng),有 堯 之君大哉;理綱常,訓(xùn)典謨,是 孔 之賢圣哉?!?郁達(dá)夫 《題寫真答荃君》詩之二:“亂世何人識典謨,遺民終老作奚奴?!?/p>
(3).指《尚書》。 元 耶律楚材 《進(jìn)西征庚午元?dú)v表》:“典謨寔六籍之大經(jīng),首書其事, 堯 舜 為五帝之盛主,先務(wù)厥猷?!?清 湯斌 《贈(zèng)李映碧先生》詩:“ 魯國 遺經(jīng)火,口傳賴 伏生 。九十 秦 博士,典謨賴以明。”
大雅
(1).《詩經(jīng)》的組成部分之一。舊訓(xùn)雅為正,謂詩歌之正聲?!对姶笮颉罚骸把耪?,正也,言王政之所廢興也。政有小大,故有《小雅》焉,有《大雅》焉?!薄堆拧窞?周 王畿內(nèi)樂調(diào)?!洞笱拧范酁?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,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、 宣王 等之功績,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、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(tǒng)治危機(jī)?!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?吳公子 札 來聘……為之歌《大雅》。曰:‘廣哉,熙熙乎!曲而有體,其 文王 之德乎!’”后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一:“大雅久不作,吾衰竟誰陳?” 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自 杜甫 后,大雅不作,至 明 乃復(fù)振?!?/p>
(2).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?!段倪x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大雅宏達(dá),於茲為羣?!?李善 注:“大雅,謂有大雅之才者?!对姟酚小洞笱拧?,故以立稱焉。” 明 蔣燦 《題杜少陵像》詩:“大雅長往矣,遺容后代看?!?清 感惺 《斷頭臺·受讞》:“那議會啊,聚四方里耆英大雅?!?/p>
(3).泛指學(xué)識淵博的人。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<剪報(bào)一斑>拾遺附文》:“至于分類分得不倫不類,那是小子底學(xué)識不到,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?!?/p>
(4).謂高尚雅正。 宋 葉適 《賀縣尉》詩:“端龐還有北人風(fēng),大雅元非 楚 士同。” 清 戴名世 《<野香亭詩集>序》:“其音和平而大雅,其旨綿渺而藴藉?!?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十七:“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義的詞兒正合于一個(gè)青年人寄興的需要,他就常常用它?!?/p>
金石
金石 (jīnshí) 金屬和石頭,比喻堅(jiān)固的東西 metal and stone 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?!盾髯印駥W(xué)》徐璣名句,上葉侍郎十二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