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潛《賀新郎(三和)》:
了卻兒癡外。
撰園林、亭臺(tái)館榭,謾當(dāng)吾世。
紅楯朱橋相映帶,人在百花叢里。
更依約、垂楊襯水。
檜柏芙蓉橙桂菊,也還須、收拾秋冬意。
閑坐久,忽驚起。
繁華寂寞千年地。
便淵明、桃源記在,幾人知此。
雙手上還銀菟印,趁得東風(fēng)行李。
看鄮嶺、鄞江澄霽。
從此歸歟無(wú)一欠,但君恩、天大難酬耳。
嗟倦鳥(niǎo),投林志。
注釋參考
澄霽
(1).謂天色清朗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游南亭》詩(shī):“時(shí)竟夕澄霽,云歸日西馳。” 唐 吳筠 《秋日望倚帝山》詩(shī):“秋天已晴朗,晚日更澄霽。” 清 劉大櫆 《游黃山記》:“秋空澄霽,登頂而望?!?/p>
(2).指廓清。 曹之騏 《騰越光復(fù)紀(jì)略》:“然以是之故,得所藉手,遂能簫勺羣慝,澄霽大棼。”
吳潛名句,賀新郎(三和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