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(xué)道本屢空,所積豈為貧
出自宋代李石《謝馮濟(jì)遠(yuǎn)惠端硯》:
學(xué)道本屢空,所積豈為貧。
我生無長物,有輒恐累身。
挾塊公子伯,陶土帝者仁。
可惜水玉姿,下與瓦礫親。
吾子泮林舊,文采含青春。
江湖挹余波,謂此席上珍。
方正自溫潤,玉德如其人。
潦倒竟何用,厚德山岳均。
愧非筆札才,不堪演絲綸。
三召已三逐,琬琰甘猥法抆拭置前列,濯以天漢津。
斯文儻未喪,六經(jīng)要鋪陳。
大易伏羲祖,春秋丘明臣。
琢磨三益友,幾案增日新。
定非注蟲魚,與世憶鳳麟。
注釋參考
道本
(1).立身行道、經(jīng)世致用的根本?!吨芏Y·地官·師氏》:“以三德教國子。一曰至德以為道本,二曰敏德以為行本,三曰孝德以知逆惡。” 賈公彥 疏:“至德以為道本者,至德為至極之德,以為行道之本也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明帝紀(jì)》:“其郎吏學(xué)通一經(jīng),才任牧民,博士課試,擢其高第者,亟用;其浮華不務(wù)道本者,皆罷退之?!?/p>
(2).儒家思想與主張的根本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 唐 虞 之隆, 殷 周 之盛, 仲尼 之業(yè),已試之效者也。然惑者既失精微,而辟者又隨時(shí)抑揚(yáng),違離道本?!?唐 柳宗元 《道州文宣王廟碑》:“惟公探夫子之志,考有國之制,光施彝典,革正道本?!?/p>
(3).道家思想與主張的根本。 南朝 齊 張融 《門論》:“昔有鴻飛天道,積遠(yuǎn)難亮, 越 人以為鳬, 楚 人以為乙。人自 楚 越 耳,鴻常一鴻乎?澄本雖一,吾自俱宗其本,鴻跡既分,吾已翔其所集,汝可專尊於佛跡而無侮於道本?!?南朝 齊 周颙 《難張長史<門論>》:“ 周 之問曰:‘足下專尊佛跡,無侮道本,吾則心持釋訓(xùn),業(yè)愛儒言,未知足下雅意,佛儒安在為當(dāng)?’” 吳越 錢鏐 《天柱觀記》:“洎大 唐 創(chuàng)業(yè),以 玄元皇帝 為祖宗,崇尚玄風(fēng),恢張道本。”
(4).真性;本來面目。 元 楊暹 《劉行首》第一折:“我著你托化在雨云鄉(xiāng),還宿債在鶯花陣,休迷卻前生道本?!?/p>
屢空
(1).經(jīng)常貧困。謂貧窮無財(cái)?!墩撜Z·先進(jìn)》:“ 回 也其庶乎!屢空。” 何晏 集解:“言 回 庶幾圣道,雖數(shù)空匱而樂在其中?!?晉 陶潛 《始作鎮(zhèn)軍參軍經(jīng)曲阿》詩:“被褐欣自得,屢空常晏如。” 清 袁枚 《續(xù)新齊諧·受私橋》:“ 臨安府 張大興 李二 為莫逆交, 李 家雖屢空,然賦性不茍,故 張 重之?!?/p>
(2).多次空了。 宋 蘇軾 《趙清獻(xiàn)公神道碑》:“令皆喜,爭盡力, 虔 事為少,獄以屢空?!?/p>
李石名句,謝馮濟(jì)遠(yuǎn)惠端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勇者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