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文同《夜聲》:
秋風動衰草,摵摵響夜月。
其下有鳴蛩,到曉啼不歇。
乃知搖落時,眾籟自感發(fā)。
安得苦吟人,不能為一{決冫換日}。
注釋參考
鳴蛩
即蟋蟀。 唐 錢起 《晚次宿預館》詩:“迴云隨去雁,寒露滴鳴蛩?!?宋 周邦彥 《齊天樂》詞:“暮雨生寒,鳴蛩勸織,深閣時聞裁翦?!?明 何景明 《過子容有懷獻吉》詩:“雨助鳴蛩夕,風驚過鴈秋?!?/p>
不歇
不罷休;不停止?!段饔斡洝返诹呋兀骸澳峭降苄倪€不歇,至今還要告狀,不得乾凈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直到他的狂跳不歇的心臟不能再跳動?!?/p>
文同名句,夜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