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天行雁斷,曉渡落潮寒。
出自唐朝顧非熊《成名后將歸茅山酬群公見送》
此名誰(shuí)不得,人賀至公難。素業(yè)承家了,離筵去國(guó)歡。
暮天行雁斷,曉渡落潮寒。舊隱茅峰下,松根石上盤。
注釋參考
暮天
(1).傍晚的天空。 唐 王昌齡 《潞府客亭寄崔鳳童》詩(shī):“秋月對(duì)愁客,山鐘搖暮天?!?唐 顧非熊 《成名后將歸茅山酬群公見送》詩(shī):“暮天行雁斷,曉渡落潮寒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 嫦娥 正在看著圓窗外的暮天?!?/p>
(2).指傍晚的天氣。 宋 沉遘 《五言次韻和景彝<秋興>》:“暑隨朝雨盡,涼入暮天多?!?/p>
行雁
(1).成行的飛雁。 唐 李溟 《無(wú)題》詩(shī):“向月片帆去,背云行雁來(lái)。”
(2).謂平行,平列。語(yǔ)本《詩(shī)·鄭風(fēng)·大叔于田》:“兩服上襄,兩驂鴈行?!?鄭玄 箋:“鴈行者,言與中服相次序?!薄侗笔贰ぱκ鍌鳌罚骸叭羰惯x曹唯取年勞,不簡(jiǎn)賢否,使義均行雁,次若貫魚,勘簿呼名,一吏足矣。數(shù)人而用,何謂銓衡?”
(3).指兄弟。謂如雁之飛翔有序。 清 趙翼 《吳門喜晤王述庵司寇》詩(shī):“繄余年亦七十七,幸附殷兄列行雁。”
落潮
落潮 (luòcháo) 退潮;潮汐的倒流 ebb tide; tide is low 指從落潮到漲潮或從漲潮到落潮的轉(zhuǎn)變 turn 你應(yīng)該在落潮前半個(gè)小時(shí)出航顧非熊名句,成名后將歸茅山酬群公見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