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(yīng)須潤澤周封內(nèi),始放清輝出暝陰
出自宋代強至《依韻奉和司徒侍中中秋筵散雨馀微見月色》:
待月開筵細雨侵,月來賓去意空深。
未容午夜瞻全璧,先隔微云漏碎金。
萬戶漸宜歸一望,重樓恨不起千尋。
應(yīng)須潤澤周封內(nèi),始放清輝出暝陰。
注釋參考
應(yīng)須
(1).應(yīng)當(dāng);應(yīng)該。 唐 杜甫 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:“尤工遠勢古莫比,咫尺應(yīng)須論萬里?!?宋 張孝祥 《念奴嬌》詞:“人物應(yīng)須天上去,一日君恩三接?!薄独蠚堄斡洝返谑兀骸澳慵让靼走@個道理,應(yīng)須知道好即是壞,壞即是好,同那月球的明暗,是一個道理?!?/p>
(2).一應(yīng)所需。《資治通鑒·唐肅宗至德元載》:“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, 隴西郡 司馬 劉秩 試守右庶子……應(yīng)須士馬、甲仗、糧賜等,并於當(dāng)路自供。”
潤澤
潤澤 (rùnzé) 雨露滋潤;不干枯 moist 寡人只望三尺雨足矣,他說久旱不能潤澤,又多下了二寸。——《西游記》 使滋潤 moisten 用油潤澤輪軸封內(nèi)
(1).天子或諸侯的領(lǐng)地之內(nèi)?!盾髯印ふ摗罚骸胺鈨?nèi)甸服?!?楊倞 注:“王畿之內(nèi)也?!薄洞蟠鞫Y記·少閑》:“諸侯修禮于封內(nèi)以事天子?!?/p>
(2).泛指國內(nèi)或轄境之內(nèi)。 晉 王羲之 《與會稽王箋》:“此封內(nèi)所痛心嘆悼,而莫敢吐誠?!?明 高啟 《送蔡參軍序》:“舉封內(nèi)之事而屬之參軍?!?/p>
清輝
清光。多指日月的光輝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否終則承之以泰,晦極則清輝晨耀?!?唐 杜甫 《月圓》詩:“故園松桂發(fā),萬里共清輝?!?明 高啟 《次韻周誼秀才對月見寄》:“登樓強欲攬清輝,刁斗連營不堪聽。” 郁達夫 《出奔》三:“但從窗隙里漏進來的亮光,還不是天明的曙色,卻是積雪的清輝?!?聞一多 《神話與詩·說舞》:“灌木林中一塊清理過的地面上,中間燒著野火,在滿月的清輝下,吐著熊熊的赤焰。”
暝陰
猶陰暗。 宋 宋祁 《擬杜子美峽中意》詩:“驚風(fēng)借壑為寒籟,落日容云作暝陰?!?/p>
強至名句,依韻奉和司徒侍中中秋筵散雨馀微見月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