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補之《和胡戢七首》:
達則經(jīng)綸隱著書,昔人于此孰親疏。
王通持底答揚素,汾曲先人有敝廬。
注釋參考
答揚
對揚,承受而稱揚之。 宋 曾鞏 《節(jié)相制》:“答揚祖宗之訓,予冀為眾得人;夾輔邦家之基,爾尚為時宣力?!?/p>
汾曲
汾水 源出 山西省 寧武縣 管涔山 ,東南流經(jīng) 太原市 至 新絳縣 而西折入 黃河 。其西折處謂 汾 曲?!对姟の猴L·汾沮洳》:“彼 汾 一曲,言采其藚?!薄段簳ぐ餐瑐鳌罚骸耙私?汾 曲為南北浮橋,乘西岸筑圍。西圍既固,賊至無所施其智力矣?!薄吨軙の涞奂o下》:“往者軍下 宜陽 ,釁由彼始;兵興 汾 曲,事非我先。”
先人
先人 (xiānrén) 祖先(常指祖父輩以上的) ancestor 專指已故的父親 my late father 辱王之先人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?先人還家?!巍?王安石《傷仲永》敝廬
破舊的房子。亦作謙辭?!抖Y記·檀弓下》:“君之臣免於罪,則有先人之敝廬在,君無所辱命?!?晉 陶潛 《移居》詩之一:“敝廬何必廣,取足蔽牀席。” 清 王士禛 《<池北偶談>序》:“予所居先人之敝廬,西為小圃,有池焉。”
晁補之名句,和胡戢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