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辰翁《鶯啼序(感懷)》:
匆匆何須驚覺,喚草廬人起。
算成敗利鈍,非臣逆睹,至死后已。
又何似、采桑八百,看蠶夜織小窗里。
漫二升自苦,教人吊臥龍里。
別有佳人,追桃恨李。
擁凝香繡被。
爭(zhēng)知道、壯士悲歌,蕭蕭正度寒水。
問荊卿、田橫古墓,更誰載酒為君酹。
過霜橋落月,老人不見遺履。
置之勿道,逝者如斯,甚矣衰久矣。
君其為吾歸計(jì),為耕計(jì)。
但問某所泉甘,何鄉(xiāng)魚美。
此生不愿多才藝。
功名馬上兜鍪出,莫書生、誤盡了人間事。
昔年種柳江潭,攀枝折條,噫嘻樹猶如此。
登高一笑,把菊東籬,且復(fù)聊爾耳。
試回首、龍山路斷,走馬臺(tái)荒,渭水秋風(fēng),沙河夜市。
休休莫莫,毋多酌我,我狂最喜高歌去,但高歌、不是番腔底。
此時(shí)對(duì)影成三,呼娥起舞,為何人喜。
注釋參考
登高
登高 (dēnggāo) 上到高處。也特指重陽節(jié)登山的風(fēng)俗 ascend a height 登高壯觀天地間,大江茫茫去不還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》東籬
(1).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五:“採(cǎi)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?!焙笠蛞灾阜N菊之處;菊圃。 唐 楊炯 《庭菊賦》:“憑南軒以長(zhǎng)嘯,坐東籬而盈把?!?宋 柳永 《玉蝴蝶·重陽》詞:“西風(fēng)吹帽,東籬攜酒,共結(jié)歡游。” 明 馮惟敏 《南呂一枝花·送賈封君約庵來游上谷南還》套曲:“恰東籬勸插黃花,又南浦催斟緑酒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黃英》:“僕以君風(fēng)流高士,當(dāng)能安貧;今作是論,則以東籬為市井,有辱黃花矣?!?/p>
(2).園圃名。 宋 陸游 《東籬記》:“ 放翁 告歸之三年,闢舍東茀地,南北七十五尺,東西或十有八尺而贏,或十有三尺而縮。插竹為籬,如其地之?dāng)?shù)……名之曰‘東籬’?!?宋 陸游 《讀呂舍人詩追次其韻》:“言歸 鏡湖 上,日日醉 東籬 ?!弊宰ⅲ骸?東籬 ,予小圃名?!?/p>
且復(fù)
猶言姑且再。《莊子·應(yīng)帝王》:“子之先生不齊,吾無得而相焉。試齊,且復(fù)相之?!?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序》:“既非公家用,且復(fù)還其私。” 宋 陸游 《十月八日九日連夕雷雨》詩:“牽蘿且復(fù)補(bǔ)茅屋,飯豆何妨羹芋魁?!?明 劉基 《劉宗文菜窩遣興》詩:“且復(fù)擷其蔬,獨(dú)酌慰衰晚?!?/p>
爾耳
〈書〉如此罷了;如此而已:不過~ㄧ聊復(fù)~。劉辰翁名句,鶯啼序(感懷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