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辟動(dòng)容觀奏牘,幾人回首愧朝班
出自宋代王庭珪《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》:
囊封初上九重關(guān),是日清都虎豹閑。
百辟動(dòng)容觀奏牘,幾人回首愧朝班?名高北斗星辰上,身墮南州瘴海間。
不待他年公議出,漢廷行召賈生還。
注釋參考
百辟
(1).諸侯。《書·洛誥》:“汝其敬識(shí)百辟享,亦識(shí)其有不享。” 孔 傳:“奉上謂之享。言汝為王,其當(dāng)敬識(shí)百君諸侯之奉上者,亦識(shí)其有違上者?!薄秶?guó)語·魯語上》:“其 周公 、 太公 及百辟神祗實(shí)永饗而賴之?!?韋昭 注:“辟,君也?!薄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然后百辟乃入,司儀辨等,尊卑以班?!?薛綜 注:“百辟,諸侯也。”
(2).百官?!端螘た琢罩畟鳌罚骸?羨之 ( 徐羨之 )內(nèi)居朝右,外司輦轂,位任隆重,百辟所瞻?!?唐 白居易 《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(zhǎng)句之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閶闔晨開朝百辟,冕旒不動(dòng)香煙碧。” 宋 蘇軾 《代普寧王賀冬表》:“臣猥以暗弱,仰荷誨憐,敢先百辟之朝,以祝萬年之壽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(shī)話》卷四:“昔人稱 謝太傅 ( 謝安 )功高百辟,心在一邱?!?/p>
動(dòng)容
動(dòng)容 (dòngróng) 臉上顯露出受了感動(dòng)的表情 change countenance;be visibly moved奏牘
(1).書寫奏章的簡(jiǎn)牘?!妒酚洝せ袀鳌罚骸?朔 初入 長(zhǎng)安 ,至公車上書,凡用三千奏牘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量知》:“斷木為槧,析之為板,力加括削,乃成奏牘。”
(2).猶奏章。 宋 王庭珪 《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》詩(shī):“百辟動(dòng)容觀奏牘,幾人回首愧朝班?!?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自書奏牘》:“ 六朝 人奏牘多自書,今《淳化帖》有 鐘繇 表,蓋 三國(guó) 時(shí)已然也?!?/p>
回首
(1) [turn one's head;turn round]∶把頭轉(zhuǎn)向后方
(2) [look back]∶回顧
可堪回首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
(3) [die]∶婉辭。死亡
回首之日
詳細(xì)解釋(1).回頭;回頭看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封禪文》:“昆蟲闓懌,回首面內(nèi)?!?宋 蘇軾 《觀湖》詩(shī)之一:“回首不知沙界小,飄衣猶覺色塵高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一○四回:“ 雨村 回首看時(shí),只見烈焰燒天,飛灰蔽日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十六字令》之一:“驚回首,離天三尺三?!?/p>
(2).謂歸順?!稏|觀漢記·伏湛傳》:“ 武王 莊公 ,所以砥礪蕃屏,勸進(jìn)忠信,令四方諸侯,咸樂回首,仰望京師?!薄逗鬂h書·伏湛傳》:“是故四方回首,仰望京師。”
(3).回想,回憶。 唐 杜甫 《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》詩(shī):“戎馬相逢更何日,春風(fēng)回首 仲宣 樓?!?南唐 李煜 《虞美人》詞:“故國(guó)不堪回首月明中?!?清 錢之青 《歸里后親朋枉過有作》詩(shī):“回首出門初,變遷幾八九。” 李大釗 《青春》:“人事萬端,那堪回首?!?/p>
(4).謂死亡。《古今小說·梁武帝累修歸極樂》:“今日拜辭長(zhǎng)老回首,煩乞長(zhǎng)老慈悲,求個(gè)安身去處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八回:“直到臨回首的時(shí)候,還念著老伯不曾得見一面?!?/p>
亦作“廻首”。1.回頭;回頭看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封禪文》:“昆蟲闓澤,迴首面內(nèi)?!?南朝 梁 沉約 《登高望春》詩(shī):“迴首望 長(zhǎng)安 ,城闕鬱盤桓?!?唐 韓愈 《別盈上人》詩(shī):“ 祝融峰 下一迴首,即是此生長(zhǎng)別離?!?聞一多 《孤雁》詩(shī):“可憐的孤魂啊!更不須向天回首了。天是一個(gè)無涯的秘密……不是你能猜破的?!?/p>
(2).回想;回憶?!端囄念惥邸肪硪灰?南朝 梁 鮑泉 《江上望月》詩(shī):“無因轉(zhuǎn)還汎,迴首眷前賢。” 唐 韓愈 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詩(shī):“迴首卿相位,通途無佗歧?!?清 唐孫華 《賃小舟渡江》詩(shī):“昔年迴首乘車夢(mèng),打鼓鳴笳破浪行?!?/p>
(3).歸順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靈帝紀(jì)中》:“是以羣雄廻首,百姓企踵。”
朝班
古代群臣朝見帝王時(shí)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。朝堂列班時(shí),除侍奉官外,一般官品越高的班列離帝王越近。歷代朝儀不一,分班情況各異。如 唐 設(shè)文武一品至五品班, 清 設(shè)文武一品至九品班。后泛稱朝廷百官之列?!端螘ば煺恐畟鳌罚骸帮@居官次,垢穢朝班,厚顏何地,可以自處?!?宋 曾敏行 《獨(dú)醒雜志》卷七:“其時(shí)官吏多逃散,朝班無幾?!?清 李清 《三垣筆記附識(shí)》上:“考選故有部屬,有同知,茲選俱省臺(tái),時(shí)謂一榜盡及第,而庸陋廁朝班矣。” 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三章:“當(dāng)時(shí)宰輔,如 王弘 、 彭城王 義康 、 范泰 、 何尚之 ,均稱信佛,皆一時(shí)名士也。而 謝靈運(yùn) 、 顏延之 亦列朝班?!眳㈤啞段墨I(xiàn)通考·王禮二、三》、《清文獻(xiàn)通考·王禮一》、《清續(xù)文獻(xiàn)通考·王禮二》。
王庭珪名句,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