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朋《隱室》:
文殊親到見非親,蹤跡渾無礙塞人。
一丈方方遮障了,如何彈擊現(xiàn)全身。
注釋參考
文殊
佛教菩薩名。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。意譯為“妙吉祥”、“妙德”等。其形頂結(jié)五髻,象征 大日如來 的五智;持劍、騎青獅,象征智慧銳利威猛。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,與司“理”的 普賢菩薩 相對。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臺山 。 晉 殷晉安 《文殊象贊》:“ 文殊 淵睿,式昭厥聲?!薄端挠斡洝ぬ迫乇浑y得救》:“愿佛慈悲,早見 文殊 金身,賜我真經(jīng),留傳東土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西僧》:“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, 觀音 、 文殊 猶生?!?/p>
蹤跡
蹤跡 (zōngjì) 行動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trace;track;footprint;vestige 不留蹤跡 詭蹤跡?!巍?文天祥《后序》礙塞
阻塞不通。 明 袁宗道 《雜說》:“愚意謂當(dāng)云己立未充,故時有滯執(zhí)處,時有礙塞處。於此但假漸習(xí)薰修,久之不怠,徐徐當(dāng)徹去矣。”
釋智朋名句,隱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小雞詞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