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王丹桂《木蘭花慢三首》
嘆滔滔苦海,任群迷,恣漂游。被有限形軀,無涯愛{1-1}欲,一向拘囚??丈f千計較,況百年、短景不常留。貪為名深利切,豈期水遠山悠。如流。歲月相催,宜省悟,覓抽頭。向太一峰前,雙林樹下,早把心收。從來既知是錯,待番番、放下便休休。撒手縱橫無*,狀同不系之舟。
憶當時穎脫,道情濃,世緣疏。愛古洞深溪,蒼松翠柏,萬景齊敷。簞瓢粗為遣日,樂貧閑、況味勝莼蘆。千古昏昏醉夢,廓然一旦樵蘇?,巿D。寶幽微,精勤佩,未嘗辜。慶靈驗昭昭,心花燦燦,并沒凋殂。威雄猛持慧劍,屏三尸、六賊泯狂徒。永保胎仙出入,往來紫府清都。
又中秋屆候,日初沈,夜微涼。對煙障云屏,良朋益友,逸興何長。飆然玉輪宛轉,歷茫茫、巨浸躍天網。碾破玻璃萬頃,洞明三界十方。宜將。火棗交梨,開清賞,勝飛觴。肆雅志幽懷,遐襟曠跡,百慮俱忘。*思教風始振,感重陽、隱語示回陽。桂樹香傳十九,致余極味先嘗。
以上王丹桂作品《木蘭花慢》共3首
注釋參考
當時
當時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當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(fā)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人民當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時 (dàngshí)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穎脫
(1).錐芒顯露。比喻充分顯現(xiàn)才華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通變》:“憑情以會通,負氣以適變。采如宛虹之奮鬐,光若長離之振翼,迺穎脫之文矣?!薄侗笔贰の菏諅鳌罚骸?收 本以文才,必望穎脫見知,位既不遂,求修國史。” 宋 葉適 《滕季度墓志銘》:“君獨智穎脫,固宜在左右,備顧問,不幸氛霧閉隔,失國之良寳,此余所以深惜也?!眳⒁姟?穎脫而出 ”。
(2).謂超脫世俗的拘束?!稌x書·陶潛傳》:“ 潛 少懷高尚,博學善屬文,穎脫不羈,任真自得,為鄉(xiāng)鄰所貴?!?宋 陸游 《跋南堂語》:“及其死也,乃卓然穎脫,人亦不得而議,是誠未易測也。” 陳衍 《元詩紀事·李元珪》:“作詩若不經思,往往超詣穎脫?!?/p>
(3).挺秀。 宋 李清照 《沁園春》詞:“山驛蕭疎,水亭清楚,仙姿太幽。望一枝穎脫,寒流林外,為傳春信,風定香浮?!?/p>
道情
道情 (dàoqíng) 曲藝的一個類別。淵源于唐代的《承天》《九真》等道曲。南宋始用漁鼓、筒板伴奏,故又稱道情漁鼓。至清代,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,如陜北道情、江西道情、湖北漁鼓、四川竹琴等。道情多以唱為主,以說為輔。有坐唱、站唱、單口、對口等表演形式 a form of folk art;ballad with a moral theme世緣
俗緣。謂人世間事。 唐 錢起 《過桐柏山》詩:“投策謝歸途,世緣從此遣?!?宋 蘇軾 《次韻絕句各述所懷》之四:“定似 香山 老居士,世緣終淺道根深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訪道仙翁》:“只是此人未盡世緣,還遭國難,既得真訣,涉世也無妨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非道力堅定,多不敢輕涉世緣,恐浸淫而不自覺也?!?/p>
王丹桂名句,木蘭花慢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