漸臨華陽口,微路入蔥蒨。
出自唐朝李延陵《自紫陽觀至華陽洞,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》
石林媚煙景,句曲盤江甸。南向佳氣濃,峰峰遙隱見。
漸臨華陽口,微路入蔥蒨。七曜懸洞宮,五云抱山殿。
銀函意誰發(fā),金液徒堪薦。千載桃花春,秦人深不見。
東溪喜相遇,貞白如會(huì)面。青鳥來去閑,紅霞朝夕變。
一從化真骨,萬里乘飛電。蘿月延步虛,松花醉閑宴。
幽人即長往,茂宰應(yīng)交戰(zhàn)。明發(fā)歸琴堂,知君懶為縣。
注釋參考
蔥蒨
亦作“蔥蒨”。1.草木青翠茂盛貌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池上酬劉記室》詩:“蔥蒨亙?nèi)A堂,葐蒀雜綺樹?!?唐 劉禹錫 《史隱亭述》:“澂明峭絶,靃靡蔥蒨?!?唐 李德裕 《金松賦》:“含春藹而蔥蒨,映夕陽而的皪。” 清 王滔 《記香港總督燕制軍東游》:“﹝想其見﹞山川之秀淑,林木之蔥蒨,必有暢然怡然,而惝然若失者。”
(2).青綠色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顏特進(jìn)延之侍宴》詩:“青林結(jié)冥濛,丹巘被蔥蒨?!?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歐陽永叔同游近郊》:“ 洛水 橋邊春已回,柳條蔥蒨眼初開?!?清 李瀅 《望羅浮歌》:“蔥蒨見怪竹,吚啞聽碧鷄?!?/p>
(3).華美,艷麗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上:“﹝ 張協(xié) ﹞詞采蔥蒨,音韻鏗鏘,使人味之,亹亹不倦。”《樂府詩集·燕射歌辭三·隋宴群臣登歌》:“車旗煜爚,衣纓蔥蒨?!?唐 殷寅 《銓試后徵山別業(yè)寄源侍御》詩:“朱紱何赫赫,綉衣復(fù)蔥蒨。” 宋 周密 《臺城路》詞:“盈盈笑靨,映珠絡(luò)玲瓏,翠綃蔥蒨?!?/p>
(4).比喻才華橫溢。 明 湯顯祖 《龍沙宴作贈(zèng)王翼清大憲》詩:“四明 山海 姿,公才發(fā)蔥蒨?!?/p>
李延陵名句,自紫陽觀至華陽洞,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