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顧況《山中》
野人愛向山中宿,況在葛洪丹井西。
庭前有個長松樹,夜半子規(guī)來上啼。
注釋參考
野人
野人 (yěrén) 田野之民,農(nóng)人 farmers in the field 試問野人家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浣溪沙》詞 質(zhì)樸的人,無爵位的平民 common people 粗野的人 savage 流浪漢 tramp 未開化的人,生活在原始狀態(tài)或?qū)儆谠忌鐣娜?uncivilized men愛向
愛戴歸向。《新唐書·吳湊傳》:“ 湊 為人彊力劬儉,瞿瞿未嘗擾民,上下愛向?!?/p>
中宿
(1).次夜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芭疄?惠公 來求殺余,命女三宿,女中宿至,雖有君命,何其速也。”《資治通鑒·魏邵陵厲公嘉平元年》:“今詣 許昌 ,不過中宿?!?胡三省 注:“中宿,次宿也?!?/p>
(2).半夜?!度龂尽の褐尽とA陀傳》:“ 昕 卒頭眩墮車,人扶將還,載歸家,中宿死?!薄读簳ろf叡傳》:“ 魏 軍果敗走,因急攻之,中宿而城拔?!?/p>
(1).中途投宿。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步櫩周流,長途中宿?!?顏師古 注:“謂其途長遠,雖經(jīng)日行之,尚不能達,故中道而宿也?!?南朝 梁 何遜 《七召》:“步三休而更迴,涂中宿而方迷?!?/p>
(2).中途住宿之所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七勵》:“中宿錦筵,長廊周密?!?/p>
古天文學(xué)將二十八宿分為四方,每方各七宿,其居中一宿稱中宿?!端螘ぢ蓺v志下》:“直以月維四仲,則中宿常在衛(wèi)陽?!薄缎绿茣v志一》:“七宿畢見,舉中宿言耳?!?/p>
葛洪
(284-364)東晉道家、醫(yī)學(xué)家、煉丹術(shù)家。字稚川,自號抱樸子,丹陽句容(今屬江蘇)人。自幼好神仙導(dǎo)養(yǎng)之法。先后從鄭隱、鮑玄學(xué)煉丹術(shù)和道術(shù)。后聞交趾出丹砂,求為勾漏令。攜子侄至廣州,止于羅浮山煉丹。著有《抱樸子》、《金匱藥方》、《神仙傳》、《西京雜記》等。
丹井
(1).丹石之井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晉時事》:“傍有丹石井,非人所鑿……續(xù)人髮以為繩,汲丹井之水,久久方得升之水?!?/p>
(2).煉丹取水的井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謝靈運<游山>》:“乳竇既滴瀝,丹井復(fù)寥泬。” 唐 顧況 《山中》詩:“野人愛向山中宿,況在 葛洪 丹井西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楊懷湄擢臨安令》詩:“ 許椽 仙居丹井在, 謝公 游策碧云深?!?/p>
顧況名句,山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