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(shí)亦得辭漁樵,青袍裹身荷圣朝
出自唐代高適《留別鄭三、韋九兼洛下諸公》:
憶昨相逢論久要,顧君哂我輕常調(diào)。
羈旅雖同白社游,詩書已作青云料。
蹇質(zhì)蹉跎竟不成,年過四十尚躬耕。
長歌達(dá)者杯中物,大笑前人身后名。
幸逢明盛多招隱,高山大澤征求盡。
此時(shí)亦得辭漁樵,青袍裹身荷圣朝。
犁牛釣竿不復(fù)見,縣人邑吏來相邀。
遠(yuǎn)路鳴蟬秋興發(fā),華堂美酒離憂銷。
不知何日更攜手,應(yīng)念茲晨去折腰。
注釋參考
此時(shí)
這時(shí)候。《后漢書·劉玄傳》:“﹝ 韓夫人 ﹞輒怒曰:‘帝方對(duì)我飲,正用此時(shí)持事來乎!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記》:“別有幽愁暗恨生,此時(shí)無聲勝有聲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四三回:“此時(shí)已經(jīng)四更天光景了?!?/p>
漁樵
(1).打魚砍柴。 唐 高適 《封丘縣》詩:“我本漁樵 孟諸 野,一生自是悠悠者。” 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,侶魚鰕而友麋鹿?!?/p>
(2).漁人和樵夫。 唐 王維 《桃源行》:“平明閭巷掃花開,薄暮漁樵乘水入?!?宋 范成大 《攜家石湖賞拒霜》詩:“漁樵引入新花塢,兒女扶登小錦城?!?清 顧光旭 《弓插》詩:“隔水?dāng)酀O樵,橫斜壞木橋?!?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聽說夢》:“至于另有些夢為隱士,夢為漁樵,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,其實(shí)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,而卻思將吃飯范圍擴(kuò)大起來?!?/p>
(3).指隱居。 南朝 梁 劉孝威 《奉和六月壬午應(yīng)令》:“神心重丘壑,散步懷漁樵?!?唐 杜甫 《村夜》詩:“胡羯何多難,漁樵寄此生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乘醉騎驢》:“乾坤傲,永不踏紅塵向市朝,真喚做圣世漁樵?!?/p>
青袍
(1).青色的袍子。《古詩》:“青袍似春草,長條隨風(fēng)舒。” 南朝 梁 何遜 《與蘇九德別》詩:“春草似青袍,秋月如團(tuán)扇?!?唐 杜甫 《渡江》詩:“渚花張素錦,汀草亂青袍。”
(2).比喻包圍在樹干上的苔蘚。 元 明本 《苔梅》詩:“玉堂試看青袍客,莫忘 江 南有白衣?!卑?,苔梅,謂枝干上生有苔蘚之梅。
(3).學(xué)子所穿之服。亦借指學(xué)子。 唐 許渾 《酬殷堯藩》:“莫怪青袍選, 長安 隱舊春?!?清 唐孫華 《浙闈撤棘后聞以銓曹公事連染左官》詩之二:“較比 翟公 添氣色,青袍日日到門來?!眳⒁姟?青衿 ”。
(4). 漢 以后賤者穿青色衣服。因指賤者之服。 唐 杜甫 《徒步歸行》:“青袍朝士最困者,白頭拾遺徒步歸?!?仇兆鰲 注:“公往行在,麻鞋謁帝,有青袍而無朝服。”《宣和遺事》后集:“ 粘罕 令左右將青袍迫二帝易服?!?/p>
(5).借指寒士。 唐 李商隱 《淚》詩:“朝來 灞水橋 邊問,未抵青袍送玉珂?!?劉學(xué)鍇 等集解引 陳帆 曰:“然自我言之,豈 灞水橋 邊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貴客,窮途飲恨,尤極可悲而可涕乎?”
(6). 唐 貞觀 三年,規(guī)定八品、九品官服青色, 顯慶 元年,規(guī)定深青為八品之服,淺青為九品之服。 唐 高適 《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》詩:“此時(shí)亦得辭漁樵,青袍裹身荷圣朝。”按,此處“青袍”指縣尉之服。
(7).泛指品位低級(jí)的官吏。 元 柳貫 《太子受冊禮成赴西內(nèi)朝賀退歸書事》詩:“青袍最困微班忝,親向前星挹斗杓?!?/p>
(8).借指出仕。 宋 林逋 《寄祝長官坦》詩:“深心賴黃卷,垂老愧青袍?!?/p>
(9). 唐 時(shí)幕府官居六品,六品服深綠,故稱。 唐 杜甫 《遣悶奉呈嚴(yán)公二十韻》:“黃卷真如律,青袍也自公。” 仇兆鰲 注:“《唐志》尚書員外郎,從六品。 上元 元年制,五品服淺緋,六品服深緑。 朱 注:‘公時(shí)已賜緋,而云青袍者,以在幕府故耳。舊注謂青袍九品服,誤矣。’”
圣朝
[one's own royal court] 封建時(shí)代稱本朝
圣朝赦罪責(zé)功,棄瑕錄用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詳細(xì)解釋封建時(shí)代尊稱本朝。亦作為皇帝的代稱?!稘h書·兩龔傳》:“圣朝未嘗忘君,制作未定,待君為政,思聞所欲施行,以安海內(nèi)?!?晉 李密 《陳情事表》:“逮奉圣期,沐浴清化。” 唐 岑參 《寄左省杜拾遺》詩:“圣朝無闕事,自覺諫書稀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隴右行送徐少參》詩:“ 秦 日 長城 號(hào)塞垣, 漢 時(shí)故郡稱 天水 ,圣朝掃蕩無烽煙,射獵之地為桑田。” 清 曾國藩 《江寧府學(xué)記》:“今兵革已息,學(xué)校新立,更相與講明此義,上以佐圣朝匡直之教,下以闢異端而迪吉士?!?/p>
高適名句,留別鄭三、韋九兼洛下諸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