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《挽徐居厚寺簿》:
始見偏何晚,新知不太深。
書來渾一束,情厚有兼金。
悄悄中宵別,哀哀萬古心。
有懷終掛劍,雪涕獨(dú)難禁。
注釋參考
有懷
猶有感。 晉 夏侯湛 《東方朔畫贊》:“觀先生之祠宇,慨然有懷,乃作頌焉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秋胡》詩:“有懷誰能已,聊用申苦難。” 元 薩都剌 《秋日病起池上》詩:“有懷誰與言,獨(dú)立心自省?!?/p>
掛劍
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載: 春秋 時, 吳王 壽夢 少子 季札 封于 延陵 ,號 延陵季子 。他出使路過 徐國 , 徐國 國君很愛他的劍。 季札 已心許,準(zhǔn)備回來時再送給他。等到回來時, 徐 君已死, 季札 就把劍掛在 徐 君墓上,表示不能因 徐 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愿。后以“掛劍”為懷念亡友或?qū)ν鲇咽匦诺牡涔?。亦以諱稱朋友逝世。 唐 王維 《哭祖六自虛》詩:“不期先掛劍,長恐后著鞭?!?明 張煌言 《祭定西侯張侯服文》:“徒深掛劍之懷,每阻炙雞之愿?!?蘇曼殊 《答蕭公書》:“今托 穆弟 奉去《飲馬荒城圖》一幅,敬乞足下為焚化於 趙公 伯先 墓前,蓋同客 秣陵 時許 趙公 者,亦昔人掛劍之意?!?/p>
雪涕
(1).擦拭眼淚?!读凶印ちγ罚骸?晏子 獨(dú)笑於旁。公雪涕而顧 晏子 ?!薄侗饼R書·神武帝紀(jì)上》:“ 神武 親送之郊,雪涕執(zhí)別,人皆號慟。” 清 譚嗣同 《江行感舊詩》:“悲秋賸有 桓宣武 ,雪涕重經(jīng) 戰(zhàn)鳥山 ?!?/p>
(2).晶瑩淚珠。 唐 李紳 《趨翰苑遭誣構(gòu)四十六韻》:“望天收雪涕,看鏡攬霜鬚?!?蔣和森 《<紅樓夢論稿>再版后記》:“臨書揮雪涕,將夜歌重溫,恨天遽奪千秋筆。”
孫應(yīng)時名句,挽徐居厚寺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