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項安世《有感》:
大江千里從西來,憑陵三峽喧如雷。
自矜萬頃臨一杯,涌起雪浪吞崔嵬。
一過荊門楚天闊,七澤茫茫如減沒。
波神潛聲不敢發(fā),汩汩安流到吳越。
世間驕吝亦等耳,未見大方俱有已。
藩籬決破定無他,令人為賦江之水。
注釋參考
波神
水神。 唐 劉禹錫 《賈客詞》:“邀福禱波神,施財游化城。” 唐 元稹 《生春》詩:“ 織女 云橋斷,波神玉貌融?!?明 王驥德 《男王后》第二折:“我是個 金塘 小小蓮花長,羞殺喚 張 家 六郎 。如今被波神移入五云鄉(xiāng),管領您三百紅芳?!?/p>
潛聲
亦作“潛聲”。猶無聲。 潘漠華 《呵》詩:“靜悄的早晨,含著寒意的朝氣,這隱約的悲哀,就潛聲地抑跳在我底心底?!?/p>
不敢
(1)
[I dare not;how dare I]∶沒有膽量,沒有勇氣做某事
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
(2)
[do not]∶不要
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,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
(3)
[don't deserve it]∶謙詞,不敢當
貴姓?不敢當,姓盛。——周立波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
詳細解釋(1).謂沒膽量,沒勇氣。亦表示沒有膽量做某事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:“我非 堯舜 之道,不敢以陳於王前。” 唐 韓愈 《此日足可惜贈張籍》詩:“主人愿少留,延入陳壺觴。卑賤不敢辭,忽忽心如狂。”
(2).指沒有膽量做某事。 許地山 《綴網(wǎng)勞珠》:“可敬的婦人,我所做一切的事都是傷害我的身體和你我二人的感情,此后我再不敢了?!?/p>
(3).方言。不要?!堆砀鑴∵x·慣匪周子山》:“鬧革命是咱窮人翻身嘛,要齊心的鬧,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,有事眾人好好價討論嘛?!?杜鵬程 《延安人》:“你出去看看,我老覺乎著倉庫不安全,可不敢失了火!”
(4).謙詞。猶不敢當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稗》:“這是敝友 河南 侯朝宗 ,當今名士,久慕清談,特來領教。﹝丑﹞不敢,不敢!請坐獻茶。” 周立波 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上一:“貴姓?不敢,姓 盛 ?!?/p>
汩汩
(1).象聲詞。形容水或其他液體流動的聲音?!段倪x·木華<海賦>》:“崩云屑雨,浤浤汩汩。” 李善 注:“浤浤汩汩,波浪之聲也?!?元 康進之 《李逵負荊》第二折:“那老兒拿起瓢來,揭開蒲墩,舀一瓢冷酒來,汩汩的嚥了?!薄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俺刂辛魉殂橛新??!?丁玲 《阿毛姑娘》:“柔嫩的聲音,夾在鳥語中,夾在溪山的汩汩中,響徹了這山坳。”
(2).盛貌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八八:“不肯信受 寒山 語,轉(zhuǎn)轉(zhuǎn)倍加業(yè)汩汩。直待斬首作兩段,方知自身奴賤物。” 唐 元結 《咸池》詩:“至德汩汩兮,順之以先?!薄缎绿茣⒆有蔷さ葌髻潯罚骸肮适ブ髻t臣,叛人佞子,善惡汩汩,有所未盡,可為永愾者矣?!?/p>
(3).沉沒;淪落。 晉 王羲之 《用筆賦》:“沒沒汩汩,若 濛 汜之落銀鉤;耀耀晞晞,狀扶桑之掛朝日?!薄缎绿茣な掅詡鳌罚骸笆?,娶 會稽 賀晦 女,僚婿 陸象先 ,宰相子,時為 洛陽 尉,已有名,士爭往交,而 嵩 汩汩未仕,人不之異。” 宋 林逋 《雜興》詩之二:“一壑等閑甘汩汩,五門平昔避炎炎。”
(1).水急流貌?!段倪x·枚乘<七發(fā)>》:“怳兮忽兮,聊兮慄兮,混汩汩兮?!?呂延濟 注:“混汩汩,相合疾流貌?!?唐 韓愈 《流水》詩:“汩汩幾時休,從春復到秋?!?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三九章:“ 曉燕 閉著眼睛沒有說話,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汩汩而下?!?/p>
(2).比喻文思源源不斷或說話滔滔不絕。 唐 韓愈 《答李翊書》:“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,汩汩然來矣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兀骸肮硬虐?張金鳳 的一段始末因由……滔滔汩汩的告訴母親一遍?!?鄒韜奮 《患難馀生記》第一章:“不,他還有奇談汩汩而出。”
(3).動蕩不安貌。 唐 杜甫 《自閬州領妻子卻赴蜀山行》詩之一:“汩汩避羣盜,悠悠經(jīng)十年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答王逢原書》:“不見已兩月,雖塵勞汩汩,企望盛德,何日忘之?” 清 方文 《寶筏禪堂贈大愚越塵二上人》詩之一:“汩汩風塵客,今宵借一枝?!?/p>
安流
(1).舒緩平穩(wěn)地流動?!冻o·九歌·湘君》:“令 沅 湘 兮無波,使 江 水兮安流。” 唐 杜甫 《雨不絕》詩:“眼邊江舸何怱促,未待安流逆浪歸?!?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三九:“滄浪迅風波,無風即安流。”
(2).平穩(wěn)的流水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慈姥磯》詩:“暮煙起遙岸,斜日照安流。” 宋 楊萬里 《回望黃巢磯之險心悸久之》詩:“若到峽中應更險,卻思峽外是安流?!?元 麻革 《上云內(nèi)帥賈君》詩:“安流欣鼓枻,奔浪獨能篙?!?/p>
(3).謂安然順流。 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浮天淵以安流,濯下泉而潛浸?!?/p>
(4).比喻順利的境況。 明 李東陽 《送顧天錫序》:“君子之處世,汎安流馳坦途者,不足以為難,惟涉患歷難然后可見?!?/p>
吳越
(1).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并稱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不修 方城 之內(nèi),踰諸夏而圖東國,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?!?/p>
(2). 吳 越 兩國時相攻伐,積怨殊深,因以比喻仇敵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當初指望做夫妻,誰知變成 吳 越 。” 元 關漢卿 《碧玉簫》曲:“休謊説,不索尋 吳 越 。喒,負心的教天滅?!薄毒劳ㄑ浴ぐ啄镒佑梨?zhèn)雷峰塔》:“我與你恩愛深重,教你穿在身上,恩將讎報,反成 吳 越 ?”
(3).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(今 江 浙 一帶)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責躬詩》:“甘赴 江 湘 ,奮戈 吳 越 。” 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我欲因之夢 吳 越 ,一夜飛度 鏡湖 月。” 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龔圣予開》:“往來 吳 越 間,傷心舊宗社。”
(4). 五代 十國之一。始祖 錢镠 ,據(jù)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、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,后降于 北宋 。《舊五代史·世襲傳二·錢鏐》:“ 梁祖 革命,以 鏐 為尚父、 吳越 國王?!?/p>
項安世名句,有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