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元稹《遣行十首》:
慘切風(fēng)雨夕,沉吟離別情。
燕辭前日社,蟬是每年聲。
暗淚深相感,危心亦自驚。
不如元不識,俱作路人行。
十五年前事,恓惶無限情。
病僮更借出,羸馬共馳聲。
射葉楊才破,聞弓雁已驚。
小年辛苦學(xué),求得苦辛行。
徙倚檐宇下,思量去住情。
暗螢穿竹見,斜雨隔窗聲。
就枕回轉(zhuǎn)數(shù),聞雞撩亂驚。
一家同草草,排比送君行。
已愴朋交別,復(fù)懷兒女情。
相兄亦相舊,同病又同聲。
白發(fā)年年剩,秋蓬處處驚。
不堪身漸老,頻送異鄉(xiāng)行。
塞上風(fēng)雨思,城中兄弟情。
北隨鹓立位,南送雁來聲。
遇適尤兼恨,聞書喜復(fù)驚。
唯應(yīng)遙料得,知我伴君行。
暮欲歌吹樂,暗沖泥水情。
稻花秋雨氣,江石夜灘聲。
犬吠穿籬出,鷗眠起水驚。
愁君明月夜,獨(dú)自入山行。
七過褒城驛,回回各為情。
八年身世夢,一種水風(fēng)聲。
尋覓詩章在,思量歲月驚。
更悲西塞別,終夜繞池行。
褒縣驛前境,曲江池上情。
南堤衰柳意,西寺晚鐘聲。
云水興方遠(yuǎn),風(fēng)波心已驚。
可憐皆老大,不得自由行。
見說巴風(fēng)俗,都無漢性情。
猿聲蘆管調(diào),羌笛竹雞聲。
迎候人應(yīng)少,平安火莫驚。
每逢危棧處,須作貫魚行。
聞道陰平郡,翛然古戍情。
橋兼麋鹿蹋,山應(yīng)鼓鼙聲。
羌婦梳頭緊,蕃牛護(hù)尾驚。
憐君閑悶極,只傍白江行。
注釋參考
徙倚
徙倚 (xǐyǐ) 徘徊;流連不去 linger,loiter,pace up and down 獨(dú)徒倚以仿徉?!冻o·哀時(shí)命》 徙倚久之?!巍?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宇下
(1).比喻在他人庇覆之下或治下。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“諸侯事 晉 ,未敢攜貳;況 衞 在君之宇下,而敢有異志?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(yù)》:“ 庾太尉 少為 王眉子 所知, 庾 過 江 ,嘆 王 曰:‘庇其宇下,使人忘寒暑?!?宋 王安石 《上蔣侍郎書》:“然某獨(dú)以區(qū)區(qū)之質(zhì),保在逆旅,適當(dāng)宇下,屏息退處,終未能伏謁麾棨?!?清 黃宗羲 《與康明府書》:“寧肯坐視宇下之小民肝腦涂地,而不為之動心乎?”
(2).屋內(nèi),家中。 唐 沉亞之 《異夢錄》:“ 鳳 大説曰:‘麗者何自而臨我哉?’美人笑曰:‘此妾家也。而君客妾宇下,焉有自邪?’”
思量
思量 (sīliang) 思索 consider 你思量思量這事兒該怎么辦 放在心上;惦記 turn sth. over in one’s mind 方才我是怕說話防頭招的我們奶奶哭,所以催你出來的。別思量。——《紅樓夢》 幾個月不見了,思量你哩去住
猶去留。 漢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十有二拍兮哀樂均,去住兩情兮難具陳?!?唐 司空曙 《峽口送友人》詩:“峽口花飛欲盡春,天涯去住淚霑巾。” 龐樹柏 《鶼鶼引為邑中貞烈嚴(yán)毛氏作》:“此心似磐石,去住終難移?!?/p>
元稹名句,遣行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