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普《詠史下陸機》:
千里莼羹七里戶,兩般滋味豈難知。
建春不幸成繻葛,割盡流蘇定此時。
注釋參考
千里莼羹
舊時多作思鄉(xiāng)之辭。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 陸機 詣 王武子 , 武子 前置數(shù)斛羊酪,指以示 陸 曰:‘卿 江東 何以敵此?’ 陸 曰:‘有 千里 蓴羹,但未下鹽豉耳!’” 千里 ,湖名,在 江蘇 溧陽縣 。蓴羹,用蓴菜煮的湯。原為具有 吳 地風味的名菜,后泛指本鄉(xiāng)特產(chǎn),含思鄉(xiāng)之意。亦作“ 千里蒓羹 ”。 金 王渥 《驛口橋看白蓮》詩:“百年蓬鬢關(guān)心切, 千里 蒓羹與愿違?!币嗍∽鳌?千里蓴 ”。 唐 杜甫 《贈別賀蘭铦》詩:“我戀 岷山 芋,君思 千里 蓴。”參閱《晉書·陸機傳》、 宋 曾三異 《因話錄·莼羹》。
兩般
兩樣;不同。 唐 方干 《項洙處士畫水墨釣臺》詩:“畫石畫松無兩般,猶嫌瀑布畫聲難。” 宋 蘇軾 《次周燾韻》:“道眼轉(zhuǎn)丹青,常於寂處鳴。早知雨是水,不作兩般聲?!?/p>
滋味
滋味 (zīwèi) 味道 taste 鮮肥滋味之享?!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陳普名句,詠史下陸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