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日隔花參簿尉,烏紗同樂太平年
出自宋代江安止《飲故祭酒黃公園林》:
記曾飛矢集蠻氈,一著鞭爭(zhēng)萬騎先。
邑篆愧分炎瘴地,朝衣猶惹御爐煙。
蓮塘小飲香隨艇,月榭高吟水壓天。
此日隔花參簿尉,烏紗同樂太平年。
注釋參考
簿尉
主簿和縣尉。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員。 唐 杜甫 《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》:“脫身簿尉中,始與捶楚辭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二》:“ 王沐 , 王涯 之再從弟也。家于 江 南,老且窮。以 涯 作相,騎驢至京師。三十日始得見 涯 ,所望不過一簿尉耳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無輕杖人》:“然《元稹傳》 浙西 觀察杖 安吉 令 孫澥 ,數(shù)日死。則簿尉以上,亦未嘗不受杖也?!?康有為 《上清帝第六書》:“夫地方之治,皆起于民,而縣令之下,僅一二簿尉雜流,未嘗托以民治?!?/p>
烏紗
(1).指古代官員所戴的烏紗帽。 唐 皮日休 《夏景沖淡偶然作》詩:“祗隈蒲褥岸烏紗,味道澄懷景便斜。” 宋 王禹偁 《<李太白真贊>序》:“龍竹自攜,烏紗不整;異貌無匹,華姿若生?!薄镀缴嚼溲唷返谝换兀骸昂嚷曃唇~,只見班部中閃出一官,烏紗象簡(jiǎn),趨跪丹墀。”
(2).泛指官帽。 清 洪楝園 《后南柯·辭職》:“想當(dāng)年司憲護(hù)高牙,誤軍事褫烏紗,如爐王法便追拿?!眳⒁姟?烏紗帽 ”。
(3).借指官位。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與之大夫》:“覷了這人情笑殺,可道當(dāng)今底是識(shí)烏紗。”參見“ 烏紗帽 ”。
(4).黑紗織物。參見“ 烏紗髻 ”。
同樂
同樂 (tónglè) 一起歡樂 have a good time together 與民同樂平年
平年 (píngnián) 不包括任何閏日的歷年 common year;non-leap year 指農(nóng)作物收成平常的年頭兒 average year江安止名句,飲故祭酒黃公園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拳擊狂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