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山亦有癡人看,卻向儂家行處看
出自宋代項(xiàng)安世《二十四日看山》:
日日憑輿看遠(yuǎn)山,不知行處是峰巒。
他山亦有癡人看,卻向儂家行處看。
注釋參考
他山
(1).別處的山。 唐 鄭谷 《登杭州城》詩:“潮來無別浦,水落見他山?!?宋 蘇軾 《儋耳山》詩:“突兀隘空虛,他山總不如?!?/p>
(2).引申泛指山石。 唐 苗神客 《乙速孤神慶碑》:“於是爰勒他山,用旌斯烈。”參見“ 他山之石 ”。
(3).指別處山上的石頭。比喻磨礪自己,幫助自己成就的外力。《群書治要》卷四五引 漢 仲長統(tǒng) 《昌言》:“可令王侯子弟,悉入大學(xué),廣之以他山,肅之以二物,則腥臊之污可除,而芬芳之風(fēng)可發(fā)矣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以鄭稱為武德傅令》:“龍淵太阿,出 昆吾 之金, 和氏 之璧,由 井里 之田。礱之以砥礪,錯(cuò)之以他山,故能致連城之價(jià),為命世之寶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部》:“類我者,我友之,亦不媿為攻玉之他山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司文郎》:“幸相知愛,故極力為‘他山’之攻,生平未酬之愿,實(shí)欲借良朋一快耳!”詳“ 他山之石 ”。
(4). 清 查慎行 的別稱。 清 袁枚 《仿元遺山論詩》詩之五:“ 他山 書史腹便便,每到吟詩盡棄捐?!?/p>
癡人
亦作“癡人”。1.愚笨或平庸之人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世有癡人,不識(shí)仁義,不知富貴,并由天命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四一引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》:“帝在 谷口 木井佛寺,有捨身癡人,不解語。忽謂帝曰:‘我去爾后來。’是夜癡人死,帝尋崩於 晉陽 ?!薄赌鲜贰ぶx靈運(yùn)傳》:“與 王弘之 諸人出 千秋亭 飲酒,倮身大呼, 顗 深不堪,遣信相聞。 靈運(yùn) 大怒曰:‘身自大呼,何關(guān)癡人事。’”《醒世恒言·獨(dú)孤生歸途鬧夢》:“莫怪癡人頻做夢,怪他説夢亦癡人。”
(2).天真而與世無爭的人。 宋 陸游 《冬至后一日書》詩:“癡人癡到底,更欲數(shù)期頤。”
儂家
(1).自稱。猶言我。家,后綴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六九:“儂家暫下山,入到城隍里?!?五代 王延彬 《春日寓感》詩:“也解為詩也為政,儂家何似 謝宣城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畫蘭曲》:“珍惜沉吟取格時(shí),看人只道儂家媚?!?/p>
(2).女子自稱。猶言奴家。 宋 晏殊 《菩薩蠻》詞:“人人盡道黃葵淡,儂家解説黃葵艷??上踩f般宜,不勞朱粉施?!?宋 蘇軾 《次韻代留別》:“他年一舸 鴟夷 去,應(yīng)記儂家舊住西。” 元 楊椿 《西湖竹枝詞》:“儂家生長在 西湖 ,暮管朝絃隨處呼?!?/p>
(3).舊時(shí)女子稱自己的家。 元 姚文奐 《竹枝詞》之一:“儂家只在 斷橋 邊,勸郎切莫下湖船?!?清 黃燮清 《長水竹枝詞》:“ 杏花村 前流水斜, 杏花村 后是儂家。”
行處
(1).隨處;到處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詩之二:“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?!?元 湯式 《賞花時(shí)·戲賀友人新娶》套曲:“翠袖分香行處有,綵筆生花夢境熟?!?清 孫枝蔚 《雨》詩:“浮生憐物態(tài),行處觸長吟?!?/p>
(2).走過的地方。 前蜀 韋莊 《嘆落花》詩:“ 西子 去時(shí)遺笑靨, 謝娥 行處落金鈿?!?/p>
項(xiàng)安世名句,二十四日看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