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令《送仲寶叔赴秦幕》:
秦關千古有雄名,秦地寧時息戰(zhàn)爭。
草野英雄無敵國,朝廷勛德倚長城。
錦纏紅帕將軍府,紫電清霜武庫兵。
絕幕烽煙沉遠候,太平金鼓雜讙聲。
淮西司馬新恩重,魯國儒生舊望清。
黑膽赤心男子事,大弨長劍丈夫行。
待垂買誼言余餌,就試終軍請去纓。
縱不首傳函報死,亦須頸系背笞生。
當年功業(yè)鯨鯢盡,振古勛名日月明。
莫嘆暫從紅幕去,待于歸望碧幢迎。
愚時若忝書功筆,未信燕然有舊銘。
注釋參考
時若
四時和順。 唐 白居易 《為宰相賀雨表》:“臣聞圣明在上,刑政葉中,則天地氣和,風雨時若。” 宋 蘇軾 《春祈諸廟祝文》:“愿疾沴之不興,庶風雨之時若?!?/p>
燕然
(1).古山名。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的 杭愛山 。 東漢 永元 元年,車騎將軍 竇憲 領兵出塞,大破 北匈奴 ,登 燕然山 ,刻石勒功,記 漢 威德。見《后漢書·竇憲傳》。 漢 班固 《<封燕然山銘>序》:“遂踰 涿邪 ,跨 安侯 ,乘 燕然 ,躡 冒頓 之區(qū)落,焚 老上 之 龍庭 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若 班固 燕然 之勒, 張昶 華陰 之碣,序亦盛矣。”
(2).泛指邊塞。詩文中敘建立邊功時,常引用之。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安邊論》:“比及十載,民知義方。然后簡將授奇,揚旌 云 朔 ……銘功於 燕然 之阿,饗徒於 金微 之曲。” 唐 李嶠 《餞薛大夫護邊》詩:“佇見 燕然 上,抽毫頌武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漁家傲·秋思》詞:“濁酒一杯家萬里, 燕然 未勒歸無計?!?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閫命》:“桓桓大將操兵柄,管此去單于繫頸,馬到處 燕然 勒名?!?/p>
(3).指 漢 班固 所撰《封燕然山銘》。亦泛指歌頌邊功的詩文。 唐 竇鞏 《經(jīng)竇車騎故城》詩:“荒陂古堞欲千年,名振圖書劍在泉。今日諸孫拜墳樹,愧無文字續(xù)《燕然》?!?/p>
(4).古地名?!杜f唐書·回紇傳》:“﹝ 貞觀 中﹞以 多覽 為 燕然府 , 僕骨 為 金微府 ……於故 單于臺 置 燕然都護府 統(tǒng)之,以導賓貢?!眳㈤啞段墨I通考·四裔二四》。
有舊
有舊 (yǒujiù) 過去曾有交往 there exists the old friendship 這秋桐便和賈璉有舊,從未來過一次?!都t樓夢》 經(jīng)略洪承疇與之有舊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王令名句,送仲寶叔赴秦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