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棹好攜三百首,阻風(fēng)須飲幾千分
出自唐代鄭谷《送田(一作沈)光》:
九陌低迷誰問我,五湖流浪可悲君。
著書笑破蘇司業(yè),賦詠思齊鄭廣文。
理棹好攜三百首,阻風(fēng)須飲幾千分。
耒陽江口春山綠,慟哭應(yīng)尋杜甫墳。
注釋參考
理棹
亦作“ 理櫂 ”。整治船槳。謂行船,啟航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初去郡》詩:“理棹遄還期,遵渚騖修坰?!?唐 司空圖 《唐宣州王公行狀》:“先是內(nèi)外使臣自 江陵 理棹,則緣境數(shù)州皆弊控舟之役,公舉奏條約,給官緡,以僦水工。” 宋 陸游 《鵲橋仙》詞:“潮生理櫂,潮平繫纜,潮落浩歌歸去?!?明 袁袠 《同諸文學(xué)避暑石湖》詩之一:“理棹泛湖陰,停橈占水心?!?/p>
三百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子曰:‘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。’” 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詩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內(nèi)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數(shù)。”后以“三百”指代《詩經(jīng)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三百之蔽,義歸無邪?!?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詩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義者,莫如 杜子美 。”參見“ 三百篇 ”。
阻風(fēng)
被風(fēng)所阻。 唐 韓偓 《阻風(fēng)》詩:“肥鱖香秔小艛艓,斷腸滋味阻風(fēng)時。” 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卷三:“二十九日,阻風(fēng) 馬當(dāng)港 中,風(fēng)雨凄冷,初御裌衣?!?/p>
鄭谷名句,送田(一作沈)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