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紹曇《頌古五十五首》:
村落誰家丑女兒,家將苕菷畫蛾眉。
蓬人掩鼻嫌腥穢,鴉臭當(dāng)風(fēng)自不知。
注釋參考
掩鼻
(1).捂住鼻子。表示對骯臟、發(fā)臭之物的厭惡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 西子 蒙不潔,則人皆掩鼻而過之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一:“ 江陰 城陷時,一女子赴水死……時城中積尸滿岸,穢不可聞。女子嚙指血題詩云:‘寄語路人休掩鼻,活人不及死人香?!?/p>
(2).遮掩口鼻低聲說話。表示謹(jǐn)慎小心。《晉書·謝安傳》:“ 安 妻, 劉惔 妹也,既見家門富貴,而 安 獨靜退,乃謂曰:‘丈夫不如此也。’ 安 掩鼻曰:‘恐不免耳。’”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辨誤一》:“ 安 之所以答妻以不免之言,而推求所以掩鼻之意,蓋畏 溫 知之而不免其禍耳,非為不免富貴也?!?/p>
(3).《韓非子·內(nèi)儲說下》:“ 魏王 遺 荊王 美人, 荊王 甚悅之。夫人 鄭袖 知王悅愛之也……因為(謂)新人曰:‘王甚悅愛子,然惡子之鼻。子見王,常掩鼻,則王長幸子矣?!妒切氯藦闹?。每見王,常掩鼻。王謂夫人曰:‘新人見寡人常掩鼻,何也?’對曰:‘不知也?!鯊妴栔瑢υ唬骸晣L言惡聞王臭。’王怒曰:‘劓之?!薄稇?zhàn)國策·楚策四》亦載此事。后以“掩鼻”為女子進讒離間之典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怨歌行》:“娥眉本多嫉,掩鼻特成虛。”《舊唐書·則tian{1-1}皇后紀(jì)論》:“昔掩鼻之讒,古稱其毒;人彘之酷,世以為怨?!?唐 長孫佐輔 《古宮怨》詩:“拊心卻笑 西子 嚬,掩鼻誰憂 鄭姬 謗。”
腥穢
腥穢 (xīnghuì) 腥氣、污穢 stenchy and filthy 腥穢難聞的死魚當(dāng)風(fēng)
(1).正對著風(fēng)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當(dāng)風(fēng)臥濕,而謝罪於靈祇;飲食失節(jié),而委禍於鬼魅。” 唐 陸龜蒙 《春思》詩之二:“ 江 南酒熟清明天,高高緑旆當(dāng)風(fēng)懸。” 田漢 《洪水》第一幕:“天氣一天天涼了,這兒又當(dāng)風(fēng),你們怎么受得了呢?!?/p>
(2).擋得住風(fēng)。喻敢于迎戰(zhàn)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打脊賊徒每怎敢反國家!怕更有當(dāng)風(fēng)的快出馬?!?凌景埏 校注:“當(dāng)風(fēng)的,擋得住風(fēng)的,敢於出頭交鋒的?!?/p>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釋紹曇名句,頌古五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