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棣《鄭倅生辰》:
柯山插空天為隣,飛仙窟宅無纖塵。
降塵孕秀神所相,豈但崧高生甫申。
笑別方壺離紫府,道骨清標映華組。
二十八宿羅心胸,霽月光風映眉宇。
書帶家聲舊著聞,相國邸第南北分。
人間未省見三絕,天上曾觀瑞五云。
箋詩傳禮窮家學,豈止談經(jīng)能折角。
鼓篋來為碧水游,賢關英俊推先覺。
雄文大手古無倫,安知韓柳非前身。
方期江夏無雙譽,只許樊川第五人。
厭直承明祈外補,暫擁屏星左銅虎。
萬口爭歌王海沂,懸榻已題陳仲舉。
籍甚聲聞咫尺顏,竚聽鋒車趣賜環(huán)。
歸持清禁紫荷橐,卻踏彤墀玉筍班。
我今幸遇懸弧旦,敢采民謠書弱翰。
一言何以祝我公,愿輔升平到不窮。
注釋參考
詩傳
(1).《詩經(jīng)》的注解?!稘h書·楚元王劉交傳》:“ 元王 好《詩》,諸子皆讀《詩》, 申公 始為《詩》傳,號《魯詩》。 元王 亦次之《詩》傳,號曰《元王詩》,世或有之?!?顏師古 注:“凡言傳者,謂為之解説,若今《詩》《毛氏傳》也?!?/p>
(2).《詩經(jīng)》的注本。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內(nèi)板經(jīng)書紀略》:“《詩傳》六本,六百三十五葉?!?/p>
(3).指《詩經(jīng)》和《春秋三傳》?!侗笔贰と辶謧魃稀I之》:“少而孤貧,雅好《詩》《傳》。”
(4).詩的總集。 清 王昶 有《湖海詩傳》四十六卷。
家學
家學 (jiāxué) 書香世家中相延續(xù)的學問 paternal teaching and influence;knowledge handed down from father to child 劉君有家學,三世道益孤?!?蘇軾《劉壯與長官是堂》豈止
豈止 (qǐzhǐ) 何止;不僅 more than; not merely 豈止曝光,弄不好要追究刑事責任談經(jīng)
(1).談論儒家經(jīng)義。《宋史·曾幾傳》:“ 幾 獨從之,談經(jīng)論事,與之合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○九:“談經(jīng)忘卻三公貴,只作 先秦 伏勝 看。”
(2).講說佛經(jīng);念經(jīng)?!侗睂m詞紀·沉醉東風·僧犯奸得馬裱褙救》:“對人前敲禪板談經(jīng)説法,背地里跳墻頭戀酒貪花?!?明 馮夢龍 《古今譚概·鷙忍·兇憎》:“僧 慧林 談經(jīng) 吳 門?!?/p>
(3). 宋 代“說話”的四種家數(shù)之一。講說佛經(jīng)經(jīng)義或佛經(jīng)故事。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小說講經(jīng)史》:“談經(jīng)者,謂演説佛書。”
折角
(1). 漢元帝 時,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 《易》,以貴幸善辯,諸儒莫敢與抗論。人有薦 朱云 者, 云 入,昂首論難,駁得 充宗 無言以對。諸儒為之語曰:“ 五鹿 岳岳, 朱云 折其角。”事見《漢書·朱云傳》。后以“折角”喻指雄辯。 宋 周邦彥 《汴都賦》:“雖有注河之辯,折角之口,終日危坐,抵掌而譚,猶不能既其萬一。” 清 黃景仁 《送容甫歸里》詩:“此日眾中推折角,他年殿上待重茵?!?/p>
(2).指在爭論中被人駁倒。《舊五代史·周書·馮道傳》:“復有 梁 朝宰臣 李琪 ,每以文章自擅,曾進《賀平中山王都表》云:‘復 真定 之逆城?!?道 讓 琪 曰:‘昨來收復 定州 ,非 真定 也?!?琪 昧於地理,頓至折角?!?清 惜秋 旅生 《維新夢·外交》:“看諸卿聞命即行,絶無繫戀,似此皇華之選,必無折角之虞?!?/p>
(3).謂折迭其邊角。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升庵集》:“余嘗愛 趙子昂 《書跋》云:‘聚書藏書,良非易事。善觀書者……勿捲腦,勿折角,勿以爪侵字,勿以唾揭幅?!碧刂刚鄣^巾之角。 清 沉育 《郭有道墓》詩:“士林爭折角,仙侶羨同舟?!眳⒁姟?折角巾 ”。
陳棣名句,鄭倅生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開嘜K歌電視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