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門玉鑰雙龍開,霓旌羽蓋天上來
出自宋代趙師秀《吹臺(tái)曲》:
天門玉鑰雙龍開,霓旌羽蓋天上來。
管弦嘈雜入霄漢,美人侍晏黃金臺(tái)。
羽觴行歌歡未足,燕姬成行列紅玉。
梁王半醉起更衣,夜按玉簫親度曲。
曲終舉袂俱爭(zhēng)妍,拜舞樽前稱萬年,三山玉女朝群仙。
當(dāng)時(shí)弄玉飛上天,至今臺(tái)下草成煙。
注釋參考
天門
天門 (tiānmén) 神話傳說中天宮的門 gate of heavenly palace 帝王宮殿大門 gate of palace 指人額頭的中間 middle of forehead 人的心(道士用語) heart玉鑰
(1).指宮門。 元 范梈 《十月九日詣天光門上進(jìn)三朝實(shí)錄》:“儀鸞簇仗滿云端,玉鑰初開眾樂攢?!?/p>
(2).鑰匙的美稱。 清 唐孫華 《門神同查夏仲愷功戲作》詩:“閫外未聞持玉鑰,簷頭惟見倚銅鐶。”
雙龍
(1).兩條龍。 北周 庾信 《賀傳位于皇太子表》:“自當(dāng)八風(fēng)通,慶云聚,五老同游,三星運(yùn)曜,豈直雙龍?jiān)儋n,九雉重飛而已哉。” 唐 李白 《玉真仙人詞》:“清晨鳴天鼓,飆歘騰雙龍。” 唐 李商隱 《九成宮》詩:“云隨 夏后 雙龍尾,風(fēng)逐 周王 八馬蹄?!?/p>
(2).稱譽(yù)同時(shí)著名的兩個(gè)人,多指兄弟。著名的有 東漢 許虔 、 許邵 , 南朝 梁 謝舉 、 謝覽 , 柳惔 、 柳悅 , 唐 烏承玼 、 烏承恩 等?!稌x書·陸云傳》:“矯翮南辭,翻棲火樹;飛鱗北逝,卒委湯池。遂使穴碎雙龍,巢傾兩鳳?!卑矗酥?陸機(jī) 、 陸云 。
(3).相傳 晉 代 張華 見斗、牛二星之間常有紫氣,推知 豫章 豐城 有寶劍。 張華 派 雷煥 到 豐城 ,掘獄屋基,得寶劍二把。 張華 和 雷煥 各得其一。后 張華 被誅,其劍頓失。 雷煥 卒, 雷煥 之子持劍行經(jīng) 延平津 ,劍忽于腰間躍出墮水。使人下水取劍,不見劍,但見兩龍各長(zhǎng)數(shù)丈,蟠縈有文章。后以“雙龍”用為寶劍之典。 唐 杜牧 《懷鍾陵舊游》詩之二:“未掘雙龍牛斗氣,高懸一榻棟梁材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華星篇時(shí)視役河上寄郡中諸同舍》詩:“匣中夜半雙龍吼,乃知神物不自藏?!?清 孫枝蔚 《遇張容庵話舊》詩:“匣里雙龍?jiān)冢碎g猛虎愁?!?梁?jiǎn)⒊?《俠情記傳奇·緯憂》:“昨夜雙龍匣劍鳴,負(fù)汝汝難忍?!眳㈤啞稌x書·張華傳》。
霓旌
(1).相傳仙人以云霞為旗幟。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遠(yuǎn)逝>》:“舉霓旌之墆翳兮,建黃纁之總旄。” 王逸 注:“揚(yáng)赤霓以為旌。” 前蜀 韋莊 《喜遷鶯》詞:“香滿衣,云滿路,鸞鳳繞身飛舞。霓旌絳節(jié)一羣羣,引見 玉華君 ?!?宋 錢易 《南部新書》癸:“ 高駢 在 淮南 ,有贄歌者,末章云:五色真龍上漢時(shí),愿把霓旌引煙策?!?明 夏完淳 《觀濤》詩:“海女霓旌乍有無,雷鼓填填 屏翳 怒。”
(2).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,為古代帝王儀仗之一。亦借指帝王。 唐 杜甫 《哀江頭》詩:“憶昔霓旌下 南苑 ,苑中萬物生顏色?!?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假公薦舉》:“閶闔欲開,霓旌飄颻乎翠樹;冕旒方坐,仙仗森簇于丹墀?!?/p>
羽蓋
(1).古時(shí)以鳥羽為飾的車蓋?!吨芏Y·春官·巾車》:“輦車,組輓。有翣,羽蓋?!?鄭玄 注:“后居宮中所乘……以羽作小蓋,為翳日也。” 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外傳記吳王占?jí)簟罚骸巴鯊尿T三千,旌旗羽蓋,自處中軍?!薄端问贰分臼摹罚骸澳揿河鹕w,導(dǎo)儀護(hù)衛(wèi)?!?清 陳夢(mèng)雷 《青青陵上柏》詩:“ 金 張 連羽蓋, 許 史 互經(jīng)過。”
(2).指車輛。 宋 郭彖 《睽車志》卷一:“芝階云路逍遙處,羽蓋飛鯢不用鞭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海市》詩之一:“虹跨斷崖通羽蓋,魚吞倒景出樓臺(tái)。”
(3).船上飾以鳥羽的傘蓋?!段倪x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怠而后發(fā),游於清池,浮文鷁,揚(yáng)旌栧,張翠帷,建羽蓋?!?郭璞 注:“施之船上也?!?呂向 注:“帷蓋皆翠羽飾之,取其輕也?!薄稘h書·元后傳》:“﹝ 成都侯 商 ﹞穿 長(zhǎng)安 城,引內(nèi) 灃水 注第中大陂以行船,立羽蓋,張周帷,輯濯 越 歌?!薄稑犯娂は嗪透柁o十五·棹歌行之三》:“高檣抗飛帆,羽蓋翳華枝?!?/p>
(4).指仙人車駕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王母歌》:“眾仙翼神母,羽蓋隨云起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四:“出戶望之,見從東方虛空而來,旍旗鬱勃,羽蓋紛紜?!?/p>
上來
上來 (shànglái) 開始;起頭 begin;at the beginning 上來先少說話 上來 (shànglái) 從低處到高處 up to;come up 跳上來了 抬上來了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(dòng)作趨近于某處。帶名詞時(shí),動(dòng)詞和“上來”中間一般不能加“得、不” get near 又圍上來一群人 表示人員或事物隨動(dòng)作由較低部門(層)到較高部門(層) reach higher organization 你是什么時(shí)候調(diào)上來的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動(dòng)作。動(dòng)詞和“上來”中間常加“得、不”。動(dòng)詞限于“說、唱、學(xué)、答、背、叫、念”等少數(shù)幾個(gè) be able to do 究竟為什么,我也說不上來 表示狀態(tài)發(fā)展,兼有范圍逐漸擴(kuò)大的意思。形容詞限于“熱、涼、黑”等少數(shù)幾個(gè) gradually 暖氣片慢慢熱上來了趙師秀名句,吹臺(tái)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