涪翁昔作白下宰,遺墨到今多雁書
出自宋代趙蕃《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》:
涪翁昔作白下宰,遺墨到今多雁書。
盡說補陀存相好,更傳雷火護(hù)持余。
注釋參考
涪翁
(1). 東漢 人,精于醫(yī),姓名不傳?!逗鬂h書·方術(shù)傳下·郭玉》:“有老父,不知何出,常漁釣於 涪水 ,因號 涪翁 。乞食人間,見有疾者,時下針石,輒應(yīng)時而效,乃著《針經(jīng)》、《針脈法》傳於世?!?/p>
(2). 宋 黃庭堅 別號?!稅廴正S叢鈔》卷二引《復(fù)齋漫錄》:“ 山谷 謫 涪州 別駕,因自號 涪翁 ?!?宋 范成大 《萬景樓》詩:“若為喚得 涪翁 起,題作西南第一樓。” 陳三立 《由崝廬寄陳芰潭》詩:“流傳文字一賞之,襟期 涪翁 有同調(diào)?!?/p>
白下
白下 (Báixià) 南京的別稱 Nanjing 南京西北的一條路 Baixia road遺墨
遺墨 (yímò) 死者留下來的親筆書札、文稿、字畫等 caligraphy painting,etc.,left behind by deceased雁書
書信。 唐 王勃 《九日懷封元寂》詩:“今日 龍山 外,當(dāng)憶雁書歸。” 金 錢抱素 《臺城路》詞:“碧云深處遙天暮,經(jīng)年雁書沉影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傳書》:“雁書寄到君前,我倩誰憐?!眳⒁姟?雁足書 ”。
趙蕃名句,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