呵壁呼者可,笙采何足算!我雖不解畫,嗜古頗知岸
出自清代曾國藩《乙己春闈謝戴醇士前輩畫竹》:
余少淪踐貧,學(xué)書等畫漫。
中歲愉太倉,誤為金紫絆。
文字雖所攻,淺嘗不能半。
邇來又十年,拋棄如土炭。
豈謂選佛場(chǎng),謬來事襄贊!列仙盛瀛洲,腰魚何璀璨!禁院扃重帳,沉沉窅掛觀。
鍵戶無一營(yíng),馳箋斗豪翰。
蘸藍(lán)掃秋葉,斯須復(fù)堆案。
眾雛亦好事,奔命極雨汗。
戴嵩圣云孫,三絕天所嘆。
干謁填其廬,鐵門說三換。
朅來困棘闈,逢人匄脫腕。
為余寫新竹,風(fēng)筠兀繚亂。
呵壁呼者可,笙采何足算!我雖不解畫,嗜古頗知岸。
但得琴中趣,何必工抑按。
為報(bào)青玕玕,微詩庶一粲。
注釋參考
呵壁
漢 王逸 《〈天問〉序》:“ 屈原 放逐,彷徨山澤。見 楚 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,圖畫天地山川神靈,琦瑋僪佹,及古賢圣怪物行事,因書其壁,呵而問之,以渫憤懣?!焙笠蛞浴昂潜凇睘槭б庹甙l(fā)泄胸中憤懣之典實(shí)。 唐 李賀 《公無出門》詩:“分明猶懼公不信,公看呵壁書問天?!?/p>
足算
安全數(shù)得上;確實(shí)數(shù)得上。意謂足可稱道?!墩撜Z·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?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才略》:“ 路粹 、 楊修 ,頗懷筆記之工; 丁儀 、 邯鄲 ,亦含論述之美;有足算焉?!?宋 孔武仲 《廟下候風(fēng)呈同行》詩:“來之豈為益,去亦未足算?!?/p>
不解
(1).不能解開;不能分開。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“心絓結(jié)而不解兮,思蹇產(chǎn)而不釋?!?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楚苗 之食,安胡之飰,摶之不解,一啜而散?!?明 李贄 《過桃園謁三義祠》詩:“誰識(shí) 桃園 三結(jié)義,黃金不解結(jié)同心。”
(2).不能解救;不能和解。 漢 孔融 《論盛孝章書》:“向使 郭隗 倒懸而王不解,臨難而王不拯,則士亦將高翔遠(yuǎn)引?!?柳青 《狠透鐵》:“有時(shí)甚至因?yàn)檎备灰徊糠秩松類和唇^,好象結(jié)了不解之仇。”
(3).不止;不罷休。《漢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歸獄不解,茲謂追非,厥水寒,sha{1-1}人?!?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。解,止也。追非,遂非也。” 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二部十七:“男家送去一床嗶嘰被,女家不要,非得麻花被不解?!?/p>
(4).不懂,不理解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推其所由,似元不解音聲?!?唐 李白 《月下獨(dú)酌》詩之一:“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?!?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李筌 注《陰符經(jīng)》,至‘禽獸之制在氣’經(jīng)年不解,夢(mèng)烏衣人教之,遂通其義?!?余開選 《獅子》:“‘你要干啥?’ 王天明 不解地問?!?/p>
不懈怠?!对姟ご笱拧ぜ贅贰罚骸安唤忪段?,民之攸塈。”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。”
嗜古
好古。 宋 楊萬里 《送曾秀才歸永豐》詩:“覓舉不應(yīng)專嗜古,能文安得卻嫌貧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石鼓記》:“謹(jǐn)記其由來,以告夫世之嗜古者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胡適》:“至于那一部小說,本來當(dāng)屬于古董之部,我因?yàn)橐娚虅?wù)館還出《秦漢演義》,出《小說世界》,與古董還可以說有緣,所以想仰托洪福,塞給他,去印了賣給嗜古的讀者。”
曾國藩名句,乙己春闈謝戴醇士前輩畫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