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瀨乍分隨合,清影欲連還斷,滉漾玉浮圖
出自宋代洪咨夔《水調(diào)歌頭(中夏望前一夕步月)》:
如此好明月,梅里自來無。
炎云溽霧收盡,宇宙一冰壺。
淺瀨乍分隨合,清影欲連還斷,滉漾玉浮圖。
風(fēng)物庾樓似,秋思欠菰蒲。
醉魂醒,塵骨換,我非吾。
瓊簫紫鳳何許,風(fēng)露足清都。
君看流光多處,縹緲澼洸人立,白與藕花俱。
只恐姮娥妒,涼透粟生膚。
注釋參考
清影
清朗的光影;月光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公宴》詩:“明月澄清影,列宿正參差?!?唐 羊滔 《游爛柯山》詩之二:“亙壑躡丹虹,排云弄清影?!?宋 張先 《相思兒令》詞:“愿教清影長相見,更乞取長圓?!?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其( 楊詠泰 )詩云:‘……書完含笑顧清影,一刻千秋此俄頃。攜兒挈女完所天,長別金閨藏金井?!?/p>
滉漾
(1).形容廣闊無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節(jié)游賦》:“望 洪池 之滉瀁,遂降集乎輕舟?!?/p>
(2).蕩漾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或滉漾於淵澄,或雰霏而云浮?!?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盧雙月》:“侍母進香 天竺 ,夜感 大士 現(xiàn)身示兆,指池中七星橫斜,雙月滉漾。謂之曰:‘此汝一對佳兒佳婦也?!?/p>
(3).指浮動的水。 宋 梅堯臣 《碧瀾堂》詩:“虛云臨滉漾,橋勢對隆穹?!?/p>
(4).閃動;搖動。 唐 白居易 《昆明春水滿》詩:“春池岸古春流新,影浸 南山 青滉漾。” 宋 陸游 《己巳正月十八九間雪復(fù)大作不止》詩:“卷簾驚滉漾,下榻覺蹣跚。”
浮圖
浮圖 (fútú) 梵語音譯,對佛或佛教徒的稱呼,也專指和尚。也作“浮屠”“佛圖” Buddha 唐浮圖 慧褒始舍于其址?!?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指佛塔 Buddha Stupa 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洪咨夔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中夏望前一夕步月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