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裁魯有作,學(xué)道心不貳
出自宋代曾豐《題公{1-1}安宰黃叔萬魯齋》:
淵中見潛魚,床下聞鬭蟻。
從知聰和明,反累目與耳。
孔門三千人,十資九其慧。
意失道之歸,端為慧所使。
回以愚故專,首得一宗旨。
其次參好修,與回亦無異。
受裁魯有作,學(xué)道心不貳。
頓悟圣授機,萬理付一唯。
注釋參考
道心
(1).指天理,義理。《書·大禹謨》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?!?蔡沉 集傳:“心者,人之知覺,主於中而應(yīng)於外者也。指其發(fā)於形氣者而言,則謂之人心,指其發(fā)於義理者而言,則謂之道心?!?宋 葉夢得 《避暑錄話》卷上:“道心者,喜怒哀樂之未發(fā)者也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大心》:“其直指人心見性,妄意天性,不知道心,而以惟危之人心為性也?!?馮友蘭 等注:“ 宋 儒認為道心就是天理,人心就是人欲。天理是精微的,人欲是危險的?!?/p>
(2).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薄葬》:“事莫明於有效,論莫定於有證,空言虛語,難得道心,人猶不信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:“爰自 風(fēng) 姓,暨於 孔氏 ,玄圣創(chuàng)典,素王述訓(xùn),莫不原道心以敷章,研神理而設(shè)教?!?陸侃如 注:“道是自然之道,那么道的心應(yīng)該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。”
(3).佛教語。菩提心;悟道之心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yi{1-1}解四·釋道溫》:“yi{1-1}解足以析微,道心未易可測?!薄秹?jīng)·般若品》:“自若無道心,闇行不見道。”《西游記》第一回:“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臂猿猴,厲聲高叫道:‘大王若是這般遠慮,真所謂道心開發(fā)也?!?/p>
不貳
(1).專一,無二心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熬堄行牛T侯不貳,何患焉?”《楚辭·九章·惜誦》:“事君而不貳兮,迷不知寵之門?!?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詩歌五》:“﹝ 嚴續(xù) ﹞為 元宗景 所知,兩登相位,盡忠不貳?!?魯迅 《華蓋集續(xù)編·記發(fā)薪》:“不過臨時發(fā)布‘親領(lǐng)’命令的施主卻還有,只是已非善于索薪的驍將,而是天天‘畫到’,未曾另謀生活的‘不貳之臣’了?!?/p>
(2).一律;沒有差異?!豆茏印ぽp重乙》:“ 桓公 曰:‘然則衡數(shù)不可調(diào)耶?’ 管子 對曰:‘不可調(diào)。調(diào)則澄,澄則常,常則高下不貳,高下不貳則萬物不可得而使固?!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皬?許子 之道,則市賈不貳?!?/p>
(3).不重復(fù)。參見“ 不貳過 ”。
(4).沒有差錯。貳,通“ 忒 ”?!盾髯印ぬ煺摗罚骸靶薜蓝毁E,則天不能禍?!?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荀子五》:“貳當為貣,亦字之誤也。貣與忒同。忒,差也。言所行皆順乎道而不差,則天不能禍也?!薄俄n詩外傳》卷三:“ 孔子 聞之曰:‘ 楚莊王 之霸,其有方矣。制節(jié)守職,反身不貳,其霸不亦宜乎?’”
曾豐名句,題公安宰黃叔萬魯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