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呂午《和岳王廟壁上韻》:
當(dāng)年唯說岳家軍,紀(jì)律森嚴(yán)孰與鄰。
師過村村皆按堵,功成處處可鐫珉。
威名千古更無敵,詞翰數(shù)行俱絕塵。
擬取中原報(bào)明主,亦勞余刃到黃巾。
注釋參考
中原
中原 (zhōngyuán)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(qū) central plains (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) 北定中原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北虜僭盜中原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平原;原野 plain明主
賢明的君主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美哉,渢渢乎!大而婉,險(xiǎn)而易行,以德輔此,則明主也?!薄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俺悸劽髦鞑谎谌酥?,而忠臣有死名之義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采薇》:“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,做著祭酒,因?yàn)橹捞烀袣w,便帶著五十車行李和八百個奴婢,來投明主了。”
余刃
(1).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:“彼節(jié)者有閒,而刀刃者無厚。以無厚入有閒,恢恢乎其於游刃,必有餘地矣?!焙笠蛞浴梆N刃”喻指處事裕如的能力。 唐 劉禹錫 《答饒州元使君書》:“ 唱黎 韓宣英 ,好實(shí)蹈中之士也。前為司封郎,以餘刃剸劇於計(jì)曹?!?宋 王禹偁 《送榮禮丞赴宋都序》:“蓋 孟諸 ,域中之大藪,征賦寔繁; 汴 流,天下之通津,漕運(yùn)斯在:不有餘刃,孰能釐之。”
(2).喻指利刃。 宋 蘇軾 《再送》詩之二:“餘刃西屠橫海鯤,應(yīng)余詩讖是游魂。”
黃巾
(1). 東漢 末年 張角 所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,因頭包黃巾而得名?!逗鬂h書·皇甫嵩傳》:“ 角 ( 張角 )等知事已露,晨夜馳勑諸方,一時俱起,皆著黃巾為摽幟,時人謂之‘黃巾’。”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黃巾併聚三十六萬。” 清 趙翼 《讀史》詩之七:“ 康成 居 北海 ,黃巾拜其門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中國革命和中國gong{1*1}產(chǎn){1*1}黨》第一章第二節(jié):“從 秦 朝的 陳勝 、 吳廣 、 項(xiàng)羽 、 劉邦 起,中經(jīng) 漢 朝的新市、平林、赤眉、銅馬和黃巾……都是農(nóng)民的反抗運(yùn)動,都是農(nóng)民的革命戰(zhàn)爭?!?/p>
(2).借指作亂者,寇盜。 唐 杜甫 《遣憂》詩:“紛紛乘白馬,攘攘著黃巾?!?仇兆鰲 注:“白馬,指 侯景 。黃巾,指 張角 。是時 高暉 以城降 吐蕃 , 王獻(xiàn)忠 脅 豐王 珙 以迎 吐蕃 , 呂太一 乘機(jī)作亂,故云紛紛攘攘?!?明 徐渭 《沉叔子解番刀為贈》詩之二:“買驢南歸只兩句,只愁馬上逢黃巾。 叔子 見我無所仗,解刀贈我行色壯?!?清 孫枝蔚 《黃河舟中》詩之四:“更聞舟子語,前途滿黃巾?!?/p>
呂午名句,和岳王廟壁上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福氣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