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呂城堰》:
堰西綠泱泱,堰東已膠杯。
呂城校奔牛,客舟更遲回。
嗟我為貧仕,此路幾往來。
厲翁市冠師,與我熟追陪。
渠貧安無求,我困坐不才。
三別二十年,鬢發(fā)和摧頹。
擬賡北山杞,倏笑南柯槐。
惟翁未厭客,望影笑口開。
生得數(shù)會(huì)面,升沈何有哉。
相約飽飯過,世事付飛埃。
注釋參考
不才
不才 (bùcái) 沒有才能 incompetent;without capability 某雖不才,愿替馬幼常回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不才者得以自容,才者亦無以自見。——明·王鏊《震澤長(zhǎng)語·國猷》 不成才,無能力或一技之長(zhǎng) good for nothing 今有不才之才,父母怒之弗為改?!俄n非子·五蠹》 喪失體面、榮譽(yù)的,帶來恥辱或使丟臉的 disgraceful 如此看來,倒怕將來難免不才之事?!都t樓夢(mèng)》 不才 (bùcái) 沒有才能的人。對(duì)自己的謙稱 my humble self 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(jīng),什么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這種無理之口頭禪,常覺得頭昏腦悶?!独蠚堄斡洝?至于不孚之病,則尤不才為甚?!鳌ぷ诔肌秷?bào)劉一丈書》陳造名句,呂城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