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馬提干《涪州十韻》:
地據(jù)襟喉重,城依雉堞堅。
東漸鄰楚分,南望帶夷邊。
舟楫三川會,封疆五郡連。
人煙繁峽內(nèi),風(fēng)物冠江前。
溪自吳公邑,園由妃子傳。
許雄共山峻,馬援壩相聯(lián)。
灘急群潴沸,崖高落馬懸。
石魚占歲稔,鐵{左忄右匱}驗晴天。
地煖冬無雪,人貧歲不綿。
巖標山谷字,觀塑爾朱仙。
注釋參考
東漸
(1).向東流入。《書·禹貢》:“東漸于海,西被于流沙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鈞世》:“故水不發(fā) 崐山 ,則不能揚洪流以東漸?!?/p>
(2).引申謂向東方流傳。 南朝 梁 簡文帝 《da{1*1}法頌》:“西踰月窟,東漸扶桑?!?林紓 《送文科畢業(yè)諸學(xué)士序》:“ 歐 風(fēng)既東漸,然尚不為吾文之累,敝在俗士以古文為朽敗?!?/p>
馬提干名句,涪州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