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恩收墜履,新律動寒灰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酬盧秘書二十韻(時初奉詔除贊善大夫)》:
謬歷文場選,慚非翰苑才。
云霄高暫致,毛羽弱先摧。
識分忘軒冕,知歸返草萊。
杜陵書積蠹,豐獄劍生苔。
晦厭鳴雞雨,春驚震蟄雷。
舊恩收墜履,新律動寒灰。
鳳詔容徐起,鹓行許重陪。
衰顏雖拂拭,蹇步尚低徊。
睡少鐘偏警,行遲漏苦催。
風霜趁朝去,泥雪拜陵回。
上感君猶念,傍慚友或推。
石頑鐫費力,女丑嫁勞媒。
倏忽青春度,奔波白日頹。
性將時共背,病與老俱來。
聞有蓬壺客,知懷杞梓材。
世家標甲第,官職滯麟臺。
筆盡鉛黃點,詩成錦繡堆。
嘗思豁云霧,忽喜訪塵埃。
心為論文合,眉因勸善開。
不勝珍重意,滿袖寫瓊瑰。
注釋參考
舊恩
昔日的恩情。《漢書·宣帝紀》:“時掖庭令 張賀 嘗事 戾太子 ,思顧舊恩。” 三國 魏 曹操 《短歌行》:“契闊談讌,心念舊恩?!?宋 梅堯臣 《答新安錢學士》詩:“而今處窮僻,落莫思舊恩?!?/p>
墜履
漢 賈誼 《新書·諭誠》:“昔 楚昭王 與 吳 人戰(zhàn), 楚 軍敗, 昭王 走,履決,背而行,失之。行三十步,復旋取履。及至于 隋 ,左右問曰:‘王何曾惜一踦履乎?’ 昭王 曰:‘ 楚國 雖貧,豈愛一踦履哉!思與偕反也?!允侵螅?楚國 之俗無相棄者。”后因以“墜履”為不輕易遺棄舊物或故物失而復得之典?!吨軙ろf夐傳》:“昔人不棄遺簪墜履者,惡與之同出,不與同歸。吾雖不逮前烈,然捨舊録新,亦非吾志也?!?唐 李白 《為吳王謝責赴行在遲滯表》:“慚墜履之還收,喜遺簪之再御?!?宋 王禹偁 《單州謝上表》:“仰穹旻而方類戴盆,遇慶赦而遽收墜履?!?/p>
律動
有規(guī)律地行動;有節(jié)奏地跳動。 殷夫 《我們是青年的布爾塞維克》詩:“我們生在革命的烽火里,我們生在斗爭的律動里?!?朱自清 《別》:“只覺他的心弦和伊的聲帶合奏著不可辨認的微妙的悲調,神經也便律動著罷了?!?/p>
寒灰
(1).猶死灰。物質完全燃燒后留剩的灰燼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劉廙傳》:“揚湯止沸,使不燋爛,起煙於寒灰之上,生華於已枯之木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甲午除夜》詩:“暗中人事忽推遷,坐守寒灰望復燃?!?柯靈 《<阿英散文選>序》:“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,煨著暈紅的燼余的炭火,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輸溫送暖?!?/p>
(2).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對人生已無任何追求的心情。 五代 齊己 《答無愿上人書》詩:“ 鄭生 驅蹇 峴山 迴,傳得 安公 好信來。千里阻修俱老骨,八行重疊慰寒灰。” 宋 陸游 《余年四十六入峽忽復二十三年感懷賦長句》:“已把癡頑敵憂患,不勞團扇念寒灰?!?明 唐順之 《與尚仰山巡按書》:“況今縗絰纔終,哀魂未返,兼之年過五十,老丑盡見,寒灰槁木,久甘不齒於人羣;束帶整冠,豈宜再塵於仕路?!?/p>
(3).指尸體或棺槨年久朽爛化成的泥土。 唐 李白 《古風》之三:“但見三泉下,金棺葬寒灰。” 清 陳夢雷 《西郊雜詠》之八:“昔時 閩 越 王,宮闕列高臺。今日重泉下,玉槨化寒灰?!?/p>
(4).謙辭。謂己無用。 唐中宗 陸景初 等《十月誕辰內殿宴群臣效柏梁體聯(lián)句》:“帝歌難續(xù)仰昭回,微臣捧日變寒灰。” 唐 楊汝士 《和段相公夏登張儀樓》:“遠山標宿雪,末席本寒灰。陪賞今為忝,臨歡敢訴杯?!?/p>
(5).指葭灰。古人燒葦膜成灰。分置十二律管中,放密室內,以占節(jié)候。某一節(jié)候至,相應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飛出。 唐 元稹 《春六十韻》:“節(jié)應寒灰下,春生返照中。未能消積雪,已漸少回風?!?/p>
白居易名句,酬盧秘書二十韻(時初奉詔除贊善大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