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汪炎昶《題王伯畏清心堂》:
記語簡以遒,饒舌泄幽秘。
洗盡闤闠腥,闡此林壑氣。
日予炯靈臺,頗已窺彷佛。
聲利洶金鼓,耳目易烽燧。
未用死灰渠,我道故自異。
耿耿終莫易,當(dāng)如濁時水。
濁匪卻而澄,濁自靡所寄。
子本不避俗,而俗若子避。
共袖剝啄手,為子成僻邃。
任物解外梏,冥心蘊真詣。
亦子謝塵囂,亦不臞吾意。
豈但靜所守,經(jīng)世可如是。
注釋參考
饒舌
[beat one’s gums;shoot off one's mouth] 滔滔不絕多嘴多舌地、毫無效果地講話
王趣駕參禮,行修默然,但云:“延壽饒舌。”——《吳越備史》
詳細(xì)解釋嘮叨;多嘴?!侗饼R書·斛律光傳》:“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,饒舌老母不得語?!?唐 白居易 《酬嚴(yán)給事》詩:“不緣啼鳥春饒舌,青瑣仙郎可得知?” 清 黃遵憲 《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》:“花不能言我饒舌,花神汝莫生分別?!?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但是同樣有幾杯酒下肚的 李玉亭 卻也例外地饒舌?!?/p>
幽秘
亦作“ 幽秘 ”。1.深奧;神秘。 唐 崔融 《嵩山啟母廟碑》:“天道幽祕,生涯糾錯?!?宋 范仲淹 《酬和黃太傅》:“孰為未聞達(dá),聊以道幽祕。” 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十七:“他想得很渺遠(yuǎn),很幽秘?!?/p>
(2).指神秘之事。 清 李漁 《比目魚·草札》:“將書縮作丸,不但傳幽秘?!?/p>
見“ 幽祕 ”。
汪炎昶名句,題王伯畏清心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