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兵車行》:
車轔轔,馬蕭蕭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
耶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。
牽衣頓足闌道哭,哭聲直上干云霄。
道傍過者問行人,行人但云點行頻。
或從十五北防河,便至四十西營田。
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。
邊亭流血成海水,武皇開邊意未已。
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,千村萬落生荊杞。
縱有健婦把鋤犁,禾生隴畝無東西。
況復(fù)秦兵耐苦戰(zhàn),被驅(qū)不異犬與雞。
長者雖有問,役夫敢申恨。
且如今年冬,未休關(guān)西卒。
縣官急索租,租稅從何出。
信知生男惡,反是生女好。
生女猶是嫁比鄰,生男埋沒隨百草。
君不見青海頭,古來白骨無人收。
新鬼煩冤舊鬼哭,天陰雨濕聲啾啾。
注釋參考
去時
去時 (qùshí) 結(jié)束 weet out 三月來時如猛獅,去時如羊羔里正
里正 (lǐzhèng) 里長,封建社會統(tǒng)治鄉(xiāng)里的小吏 village junior officer in feudalist society 華陰令…以一頭進,試使斗而才,因責(zé)常供。令以責(zé)之里正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(以責(zé)之里正,是“以之責(zé)之于里正”的省略。以,把?!耙浴焙蟮摹爸贝?jīng)常供應(yīng)促織一事?!柏?zé)之”的“之”復(fù)指前一個“之”指代的內(nèi)容)裹頭
(1).裹扎頭巾;包頭?!侗笔贰べ詡胃接箓鳌な捲垺罚骸坝謵阂娙梭專资抡?,必方便避之,擔(dān)輿者冬月必須裹頭,夏月則加蓮葉帽?!?唐 韓愈 《寄盧仝》詩:“一奴長鬚不裹頭,一婢赤腳老無齒。”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八六回:“此事直傳至 魏國 軹邑 , 聶 姊 罃 聞之,即痛哭曰:‘必吾弟也!’便以素帛裹頭,竟至 韓國 ,見 政 橫尸市上,撫而哭之,甚哀?!?沉從文 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·西漢畫像磚》:“右中一人著冠子,社會地位或較高。衣著雖僅具輪廓,然人皆約發(fā)而不裹頭,一望而知實 西漢 制度。”
(2).猶加冠。古時男子成丁則裹頭巾。 唐 杜甫 《兵車行》:“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!” 仇兆鰲 注:“《二儀實録》:‘古以皂羅三尺裹頭,曰頭巾, 周武帝 裁為襆頭。 鮑氏 曰:時老幼俱戰(zhàn)亡,又括鄉(xiāng)里之少小者,故里正為之裹頭擐甲也?!?唐 杜荀鶴 《友人贈舍弟依韻戲和》:“不覺裹頭成大漢,昨來竹馬作童兒?!?/p>
(3).指出行者攜帶的錢財?!杜f唐書·韋嗣立傳》:“凡是封戶,不勝侵擾,或輸物多索裹頭,或相知要取中物,百姓怨嘆,遠近共知?!薄顿Y治通鑒·唐中宗景龍三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裹頭,謂行槖齎裹以自資者,今謂答頭。裹,古臥翻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一二六:“ 唐 虔州 參軍 崔進思 ,恃郎中 孫尚容 之力,充綱入都,送五千貫,每貫取三百文裹頭,百姓怨嘆,號天哭地。”
(4).堤防潰決,當決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。目的在保護堤頭,以防決口被水流繼續(xù)沖寬,等待洪水退落以后再進行堵口工程。
歸來
歸來 (guīlái) 返回原來的地方 return 昨日入城市,歸來淚滿巾。——宋· 張俞《蠶婦》 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戍邊
戍邊 (shùbiān) 防守邊境,守衛(wèi)邊疆 garrison the frontier 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杜甫名句,兵車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