奔迸歷畏途,緬邈赴偏陬
出自唐代劉太真《顧十二況左遷過韋蘇州房杭州韋睦州…以繼三君子之風(fēng)焉》:
寵至乃不驚,罪及非無由。
奔迸歷畏途,緬邈赴偏陬。
牧此凋弊甿,屬當(dāng)賦斂秋。
夙興諒無補,旬暇焉敢休。
前日懷友生,獨登城上樓。
迢迢西北望,遠(yuǎn)思不可收。
今日車騎來,曠然銷人憂。
晨迎東齋飯,晚度南溪游。
以我碧流水,泊君青翰舟。
莫將遷客程,不為勝境留。
飛札謝三守,斯篇希見酬。
注釋參考
奔迸
(1).逃散?!端螘垥硞鳌罚骸?胡盛之 偏裨小帥,眾無一旅,始濟(jì) 融水 , 魏國 君臣奔迸,僅得免脫?!?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 安祿山 陷 洛陽 ,士庶奔迸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常熟縣耿侯橘水利書》詩:“況多鋒鏑驚,早夜常奔迸。”
(2).猶奔涌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二章:“夏潦時至,山水奔迸,交集於河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詩歌之?dāng)场罚骸叭且詾樵姼璧臒崃业母星榈谋急牛阋晕:ι鐣牡赖屡c平和的那些懷著宗教精神的人們。”
畏途
畏途 (wèitú) 險惡可怕的路徑,比喻做起來很危險和艱難的事 a dangerous road—a perilous undertaking 畏途巉巖不可攀。——李白《蜀道難》 他將此視為畏途緬邈
久遠(yuǎn);遙遠(yuǎn)?!段倪x·潘岳<寡婦賦>》:“遙逝兮逾遠(yuǎn),緬邈兮長乖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緬邈,長遠(yuǎn)貌?!?唐 張說 《游洞庭湖湘》詩:“緬邈 洞庭 岫,蔥蒙水霧色。” 明 湯顯祖 《邯鄲記·織恨》:“望斷銀河心緬邈,恨蓬首居然織作?!?清 顧炎武 《與王虹友書》:“惟是筋力衰隤,山川緬邈?!?/p>
偏陬
僻遠(yuǎn)之地。 清 曾國藩 《翰林院庶吉士遵義府學(xué)教授莫君墓表》:“及君出而為吏,恩信行於異域;退而教授,儒術(shù)興於偏陬?!?郭沫若 《百花齊放·玉簪花》詩:“如果把我們栽種在陰暗偏陬,那就染上官氣暮氣,苗而不秀?!?/p>
劉太真名句,顧十二況左遷過韋蘇州房杭州韋睦州…以繼三君子之風(fēng)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