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憑象教力,掛腹千柱啟
出自宋代胡寅《示龍王長(zhǎng)老法贊》:
東峰峨龍頭,西嶺掉其尾。
蜿蜒藏爪鬣,云臥久未起。
誰憑象教力,掛腹千柱啟。
重天飛鐵鳳,寶地按金指。
於今幾百年,松柏合抱峙。
悄無車馬塵,一徑渺云水。
我來亦何事,蠟屐自游徙。
贊公好禪伯,道俗共歡喜。
浮云本無心,錫杖聊壁倚。
借問此山名,其實(shí)安所止。
答云蒼岑頂,萬觴涌清泚。
伊何司蓄泄,神物宜在此。
又言干戈際,流血幾萬里。
龍胡為自珍,巖洞深伏弭。
笑挹香松槽,漱盥白玉齒。
清風(fēng)出長(zhǎng)嘯,月凈天如洗。
注釋參考
象教
釋迦牟尼 離世,諸大弟子想慕不已,刻木為佛.以形象教人,故稱佛教為象教。 南朝 梁 元帝 《內(nèi)典碑銘集林序》:“象教?hào)|流,化行南國(guó)?!?唐 王維 《工部楊尚書夫人墓志銘》:“男以無雙令德,降帝子于鳳樓;女則第一解空,歸法王之象教。” 宋 陳師道 《游鵲山院》詩(shī):“頓懾塵緣盡,方知象教尊。” 陳獨(dú)秀 《吾人最后之覺悟》:“ 魏 晉 以還,象教流入,朝野士夫,略開導(dǎo)見?!?/p>
胡寅名句,示龍王長(zhǎng)老法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