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邵雍《登封縣宇觀少室》:
天地始融結,此山已高極。
群峰擁旌幢,巨石羅劍戟。
日出崖先紅,雨馀嵐更碧。
安知無神仙,其間久遁跡。
注釋參考
無神
(1).不存在神明。 晉 王該 《日燭》:“奚適非道,何之無神?”
(2).猶言不顯靈。《法苑珠林》卷七六:“虎乃瞋曰:‘吾之奉佛供僧,而更致外寇,佛無神矣?!?/p>
(3).沒有神采。如:他兩眼無神,面容失色。
其間
其間 (qíjiān) 在中間 in; between them 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 頹然其間者?!巍?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北與寇往來其間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 袍敝衣處其間?!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時出于其間焉。——蔡元培《圖畫》 指某一段時間 in 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,這其間,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遁跡
[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ead a hermit's life] 避世;隱居;使人不知蹤跡
遁跡空門
詳細解釋亦作“遯跡”。見“ 遁跡 ”。
亦作“ 遁跡 ”。亦作“遯蹟”。亦作“遯跡”。猶隱居;隱跡。《晉書·文苑傳·李充》:“政異徵辭,拔本塞源,遁跡永日,尋響窮年,刻意離性而失其常然?!?南朝 宋 鮑照 《秋夜詩》之二:“遁跡避紛喧,貨農棲寂寞?!?唐 許渾 《泛溪》詩:“遯跡驅雞吏,冥心失馬翁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六》:“惟二翁不知何許人,遁跡深山,似亦修道之士,何以所為乃如此?” 碧野 《江漢行·荊山之玉》:“這 漳河 水庫,澄碧明麗,使人聯(lián)想到 荊山 之玉。它會不會是遁跡于人間的靈玉的化身?”
邵雍名句,登封縣宇觀少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