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邵雍《觀十六國吟》:
溥天之下號寰區(qū),大禹曾經治水馀。
衣到敝時多蟣虱,瓜當爛后足蟲蛆。
龍章本不資狂寇,象魏何嘗薦亂胡。
尼父有言堪味處,當時欠一管夷吾。
注釋參考
溥天
遍天下?!对姟ば⊙拧け鄙健罚骸颁咛熘?,莫非王土。”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引作“普天之下”。 唐 玄應 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一:“溥天,今作‘普’,同匹古反?!对姟吩疲骸咛熘隆!瘋髟唬骸?,大也’,亦遍也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張溫傳》:“功冒溥天,聲貫罔極?!?宋 王禹偁 《謝轉刑部郎中表》:“荼蓼之情既遵于易月,《蓼蕭》之澤遂洽于溥天?!?清 唐孫華 《閑居寫懷》詩之八:“溥天同偪仄,窮豈獨我遭?”
寰區(qū)
天下;人世間?!逗鬂h書·逸民傳序》:“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,然而蟬蛻囂埃之中,自致寰區(qū)之外,異夫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!” 唐 杜甫 《解悶》詩之八:“最傳秀句寰區(qū)滿,未絶風流相國能?!?元 鄭光祖 《三戰(zhàn)呂布》第四折:“ 玄德公 聲播寰區(qū),名傳海宇,德勝英杰,才超俊士?!?清 戴名世 《<巢青閣集>序》:“ 永嘉 山水,秀絶寰區(qū)?!?/p>
大禹
對 夏禹 的美稱?!稌ご笥碇儭罚骸霸蝗艋?大禹 ?!?孔 傳:“ 禹 稱大,大其功?!?唐 李白 《公無渡河》詩:“ 大禹 理百川,兒啼不窺家?!?/p>
曾經
曾經 (céngjīng) ——用在動詞前面,表示某種動作、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(fā)生過的,動詞后面往往有助詞“過” have already 我曾經做過小學教師 我曾經到過北京治水
治水 (zhìshuǐ) 整治水利,疏通江河,避免泛濫成災 prevent floods by water control;regulate rivers and watercourse 治水工程邵雍名句,觀十六國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