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昌齡《梅道士水亭》:
金剛波若傲吏非吏,名流即道流。
隱居不可見,高論莫能酬。
水接仙源近,山藏鬼谷幽。
往來迷處所,花下問魚舟。
注釋參考
金剛
(1) [diamond]∶鉆石的略稱
(2) [king kong]∶美國三十年代拍攝一部怪獸電影,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,叫金剛
(3) [giant]∶比喻身材巨大、孔武有力的人
(4) [insect] 〈方〉∶某些昆蟲(如蒼蠅)的蛹
(5) [Buddha's warrior attendant]∶佛教指佛的侍從力士,手執(zhí)金剛杵(古印度兵器)
詳細(xì)解釋(1).即金剛石。因其極堅(jiān)利,佛家視為希世之寶?!洞蟛胤〝?shù)》卷四一:“梵語跋折羅,華言金剛。此寳出於金中,色如紫英,百鍊不銷,至堅(jiān)至利,可以切玉,世所希有,故名為寳?!薄短接[》卷八一三引 晉 郭□ 《玄中記》:“金剛出 天竺 大秦國 ,一名削玉刀,削玉如鐵刀削木,大者長尺許,小者如稻米?!?南朝 梁 沉約 《謝齊竟陵王示<華嚴(yán)><瓔珞>啟》:“法身與金剛齊固,常住與至理俱存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縛喝國》:“伽藍(lán)北有窣堵波,高二百餘尺,金剛泥涂,眾寳廁飾?!?季羨林 等校注:“梵文Vajra,音譯跋折羅,即金剛石。佛教之金剛常喻堅(jiān)貞不壞?!?/p>
(2).引申喻如來之智慧。 唐 一行 《<大日經(jīng)>疏》卷十二:“金剛喻如來之秘密慧也。金剛無有法能破壞之者,而能破壞萬物,此智慧亦爾?!?/p>
(3).指金剛力士。執(zhí)金剛杵的佛的侍從力士。 宋 元照 《行宗記》卷二上:“金剛者,即侍從力士,手持金剛杵,因以為名?!?/p>
(4).指寺院山門內(nèi)所塑的天王像?!抖鼗妥兾募そ的ё兾摹罚骸叭T樓下素(塑)金剛,院院教畫丹青像。” 清 侯方域 《重修白云寺碑記》:“三年乃創(chuàng)大殿,建立三佛像,與夫金剛、羅漢、 韋馱 、伽藍(lán)之屬。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誤相》:“纔進(jìn)得古剎迴廊,參了 韋馱 、謁了金剛。” 巴金 《爝火集·憶個舊》:“其實(shí) 李鑫 并不是身長丈二的金剛,然而他的人格放射出萬丈光芒?!?/p>
(5).見“ 金剛杵 ”。
(6).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(jīng)》略稱。 明 徐渭 《大蘇所書<金剛經(jīng)>石刻》:“《金剛》、《楞伽》二經(jīng),并 達(dá)磨 首舉以付學(xué)人者,而 文忠 并兩書之?!?/p>
(7).指五行中金的剛勁之氣?!稌x書·地理志上》:“ 梁 者,言西方金剛之氣強(qiáng)梁,故因名焉?!?/p>
(8).方言。指某些昆蟲(如蒼蠅)的蛹。
波若
梵語的音譯。佛教謂離一切分別執(zhí)著的大智慧。也稱“般若”。《南齊書·顧歡傳論》:“道家之教,執(zhí)一虛無,得性亡情,凝神勿擾;今則波若無照,萬法皆空,豈有道之可名,寧餘一之可得?” 唐 李嶠 《上應(yīng)天神龍皇帝冊文》:“自非冥符幽贊,睿感潛通,何以承波若之護(hù)持,享高明之福助?!?/p>
傲吏
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。 晉 郭璞 《游仙》詩:“ 漆園 有傲吏, 萊氏 有逸妻?!?唐 郎士元 《送元詵還丹陽別業(yè)》詩:“已知成傲吏,復(fù)見解朝衣?!?宋 陸游 《上虞逆旅見舊題歲月感懷》詩:“ 漆園 傲吏猶非達(dá),物我區(qū)區(qū)豈足齊。” 明 陳子龍 《種柳篇》詩:“ 彭澤 漫能稱傲吏,陽關(guān)無處寄悲歌?!?/p>
名流
名流 (míngliú) 杰出的人士 distinguished personages;celebrities 所有的名流都舉行舞會道流
(1).某種主張、教義的流布。《莊子·山木》:“道流而不明居,德行而不名處?!?/p>
(2).指道家?!段倪x·孔稚珪<北山移文>》:“談空空於釋部,覈玄玄於道流?!?李善 注:“釋部,內(nèi)典也。《漢書》曰:‘道家流者,出於史官,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也。’”
(3).道士之輩。 唐 孟浩然 《梅道士水亭》詩:“傲吏非凡吏,名流即道流?!?宋 王十朋 《龍瑞道士贈蘭》詩:“清含道流氣,輕帶羽衣黃?!?阿英 《關(guān)于北京<燕九竹枝詞>》:“至今遠(yuǎn)近道流,皆于此日聚城西 白云觀 ,觀即 長春 修煉處也?!?/p>
(4).指道教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“ 玄宗 雖崇奉道流,那 惠妃 卻篤信佛教,各有所好?!?/p>
王昌齡名句,梅道士水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