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掄《訴衷情》:
閑中一戔甕頭春。
養(yǎng)氣又頤神。
莫教大段沈醉,只好帶微醺。
心自適,體還淳。
樂吾真。
此懷何似,兀兀陶陶,太古天民。
注釋參考
莫教
猶莫非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西山一窟鬼》:“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,不是別人,是我渾家和 錦兒 ,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里?莫教也是鬼?”
大段
(1).大部分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養(yǎng)羊》:“﹝乳皮﹞下湯又研,亦下冷水,純是好酥。接取,作團(tuán),與大段同煎矣。”大段,指抨酥時所得的大量酥油。 宋 陳師道 《后山叢談》卷一:“ 邢 洛 之北,游騎侵掠。 大名 東北縣分,老小大段驚移。”
(2).形容數(shù)量多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器玩·制度》:“夫我竭此大段心思,不可不謂經(jīng)營慘澹,而人莫之則傚者,其故何居?”
(3).重要的;主要的。 唐 張固 《幽閑鼓吹》:“后有大段事,勿與少年郎議之。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三:“世事無時是了,且揀大段,無甚緊要底事,不要做?!?/p>
(4).猶大略,大體?!吨熳诱Z類》卷三:“道家修養(yǎng)有這説,與此大段相合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四》:“上自王公貴人,下至婦人女子,每談禪拜佛,無不灑然色喜者,然大段有二:血?dú)庖阉?,死生念重……而藉手苦空之教,冀為異日輪迴之地?!?/p>
(5).猶言十分。 宋 范仲淹 《與指使魏佑書》:“ 偃師 七郎拋卻母,必是大段不易?!?宋 蘇軾 《答王定國書》:“如國手棋,不須大段用意,終局便須贏也。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四九:“如 子貢 在當(dāng)時想是大段明辨,果斷通曉事務(wù),歆動得人?!?/p>
(6).較長的段落。 張庚 《向<十五貫>的成功經(jīng)驗(yàn)學(xué)習(xí)》:“大段的唱減少了;無論在舞臺上或本子上,看起來都感覺得非常簡練易懂?!?/p>
(7).謂繡緞。段,通“ 緞 ”。 清 梅曾亮 《禮部尚書李公墓碑》:“十六年大考,賞大段,遷贊善中允,任 貴州 學(xué)政。”
沈醉
亦作“沉醉”。1.大醉?!度龂尽な裰尽なY琬傳》:“ 先主 嘗因游觀奄至 廣都 ,見 琬 眾事不理,時又沉醉。 先主 大怒,將加罪戮?!?唐 李商隱 《龍池》詩:“夜半宴歸宮漏永, 薛王 沉醉 壽王 醒?!薄端疂G傳》第三九回:“獨(dú)自一個,一杯兩盞,倚闌暢飲,不覺沉醉?!?巴金 《醉》:“我至今還記得我第一次的沉醉?!?/p>
(2).比喻深深地迷戀某種事物或沉浸在某種境界當(dāng)中。 柔石 《二月》四:“他彈了數(shù)首浪漫主義的作家底歌,竟使 陶嵐 聽得沉醉了。” 丁玲 《韋護(hù)》第三章:“他不能不重視這最使他沉醉,使他忘記一切不愉快的時日?!?/p>
只好
只好 (zhǐhǎo) 只有;只能 be forced to;have to;the only alternative is to 河上沒有橋,我們只好涉水過去微醺
稍有醉意?!端问贰ど塾簜鳌罚骸暗﹦t焚香燕坐,晡時酌酒三四甌,微醺即止,常不及醉也?!?清 方文 《梅朗三招同劉長倩龔孟章集天逸閣》詩:“置酒此高閣,羣花發(fā)幽叢,微醺立池上,仰視天宇空。” 魯迅 《三閑集·怎么寫》:“寂靜濃到如酒,令人微醺?!?/p>
張掄名句,訴衷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