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道寧《偈六十三首》:
祖師門下,妙旨無私。
不墮物機,混融凡圣。
所以涅磐城里,作者猶嗤。
明月堂前,道人不顧。
灰身滅智,豈是丈夫。
避色逃聲,何名作者。
撈龍打鳳,須信男兒。
露刃藏鋒,還他開士。
化城抹過,寶所非遙。
獨步坤維,何人境界。
打破畫瓶歸去后,南山下雨北山云。
注釋參考
化城
(1).一時幻化的城郭。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。佛欲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大乘佛果。然恐眾生畏難,先說小乘涅槃,猶如化城,眾生中途暫以止息,進而求取真正佛果。見《法華經(jīng)·化城喻品》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緣覺聲聞合贊》:“厭苦情多,兼物志少。如彼化城,權(quán)可得寳。誘以涅槃,救爾生老?!?唐 朱子奢 《豳州昭仁寺碑》:“慧刀已裂,化城斯引。” 清 龔自珍 《zhi{1|1}那古德遺書序》:“導(dǎo)之也有師,扶持之也有相,尚猶慮夫涉之也有淺深,閲之也有久暫,則有諸境以為之策,有化城以為之止息,乃有大事因緣以為之歸墟?!?/p>
(2).指幻境。 元 張仲深 《送全上人》詩:“自知浮世一化城,愿結(jié)跏趺面墻坐?!?/p>
(3).指佛寺。 唐 王維 《登辨覺寺》詩:“竹徑從初地,蓮峰出化城。” 唐 劉禹錫 《賈客詞》:“邀福禱波神,施財游化城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賢隱寺次劉朝信》詩:“化城依宿處,自學(xué)此身閒?!?/p>
(4).指海市蜃樓。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四:“若九春三秋,天景清麗,必有素霧自岊起,須臾粉堞青甃,彌亙數(shù)里,樓臺轇葛,殊木異葩,數(shù)息中,霧氣散漫,不復(fù)見矣,謂之化城?!?/p>
(5).古寺名。廢址在今 安徽 當(dāng)涂 。 唐 李白 《陪族叔當(dāng)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(fēng)亭》詩:“ 化城 若化出,金榜天宮開。” 王琦 注引《太平府志》:“古 化城寺 ,在府城內(nèi) 向化橋 西 禮賢坊 , 吳大帝 時建,基址最廣?!?/p>
寶所
佛教語。本謂藏珍寶之所,喻指涅槃,謂自由無礙的境界?!斗ㄈA經(jīng)·化城喻品》:“若能前至寶所,亦可得去?!薄赌υX止觀》卷一:“界內(nèi)小道,極在化城,故為細(xì);界外大道,極在寶所,故為麤?!?唐 楊炯 《梓州惠義寺重閣銘》:“是則毘耶四會,俱發(fā)道心;險路眾人,咸知寶所?!薄豆抛鹚拚Z錄》卷三二:“譬如造得一隻船,上面一一裝載了,要千里至乎寶所?!?/p>
釋道寧名句,偈六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